怀念辛亥革命烈士--陈英士

    中华陈氏网 2009年10月29日 陈儒然


 

       陈英士(1878—1916)湖州人,是同盟会主要骨干之一,曾任沪军都督。 民国2年(1913)袁世凯阴谋称帝,陈英士奋起讨袁。失败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丶党,并在上海组织反袁武装暴动。民国5年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上海,6年5月18日安葬于湖州。

  陈氏也是湖州望族,宋代由河南迁来归安东林山,明末迁居城南府学前(海岛之南),堂名“谷诒”。英士之祖父陈恂、父延裕经商致富后扩建成相依相连的三座院落,南起府庙后、北邻府学前,名为“五昌里”,取“五世其昌”之意。 五昌里分三个墙门,白地街与府学前路交叉口的井亭旁是第一墙门,为老五昌里,陈英士出生于正厅后的起居间。其南为五昌东里,厅名“存诚堂”,当年英士追悼会在此召开。西为第三墙门,陈果夫、陈立夫出生于此。抗战时陈宅被毁严重,现仅存五昌东里的建筑。1878年1月17日,陈英士(本名其美)诞生于五昌里陈家老屋中。小时候的陈英士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孩子王。海岛“扑火救伴”、郊野“智伏惊马”都是他少年时的传奇。

  陈英士十四岁时,就到桐乡石门善长典当学生意。从此以后,陈英士的活动天地就离开了湖州,直到魂归故里。

  陈英士,又名其美,浙江湖州吴兴区人,一八七七年十二月(清光绪三年)出生于一个富商的家庭里。陈英士从小很聪明,喜欢读书报,渐渐懂得了一些国家大事。甲午战败,清廷对日割地赔款,他感到非常愤慨,毅然辞去了当铺职务,奔向当时救国运动和新学运动中心上海,投身于这伟大的时代潮流里。一方面锐意研究科学,增进知识;另一方面广求同志,开始革命活动。一九Ο五年,他去日本留学,结识了许多同志,加入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投身民丶主革命。次年,他从日本回国,在上海联络东南各省志士和计划军事起义,谋在浙江大举。不料,机密被泄露,机关遭破坏,革命受到了打击。但他不灰心,又和上海党人宋教仁等组织中部同盟会干部,建立长江各省革命势力。陈英士除了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外,还创办了《中国公报》和《民生丛报》,鼓吹革命,影响很大。

  一九一一年(宣统三年,即辛亥年),广州起义失败,八月,湖北党人发动起义,也终于失败,革命形势非常危急。陈英士得知消息后,立即在南京和杭州,与志士谋策,决定上海领先发动,杭州随后响应,以支持全国革命。于是,他从杭州回到了上海,发动进攻制造局。他自己徒手入制造局向驻军开导,被驻军扣留,用铁索把他锁在椅子上,外边的同志以为他已遇难,非常 悲愤,进攻愈烈,到了第二天,攻破制造局,才把他营救出来。各同志齐集丶会议,一致拥护陈英士任上海都督。孙中山后来追述此事时说:“时响应之最有力,而影响于全国最大者,厥为上海。陈英士在此积极进行,故汉口一失,英士则能取上海以抵之……。”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丶立。清廷见大势已去,派了内阁总理袁世凯南下议和。袁世凯勾结帝国主义,两面三刀破坏革命。在窃取了总统职位以后,阴谋自己称帝。陈英士曾对袁说:“凡有倾覆共和者,我必反对之,拥护共和者,我当扶之。”陈英士赞同孙中山“革命须求彻底成功,决不中途妥协”的主张,拥护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并积极为孙中山讨伐袁世凯提建议。袁世凯于一九一六年元旦粉墨登台称帝,举国愤慨。不久,蔡锷等志士便在云南揭起了讨袁的义旗。云南起义成功,广东、山东、四川等省党人纷纷响应。消息传到了上海,陈英士非常兴奋,这时他已积劳成疾,但仍坚持做应援工作。袁世凯对他非常害怕,要用重金诱使他离沪。未能得逞,乃使人暗杀。一九一六年五月十八日,陈英士在自己住宅的客厅里,被歹徒枪杀,年仅四十岁。


分享按钮>>义门陈酒厂正式启动市场营销全国销售工作
>>陈姓开国将帅占全国姓氏中,名列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