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贺氏源流
- 中华贺氏网 2009年2月17日 贺震
我们的祖籍,是湖北省钟祥市贺集乡贺集村,原安陆府钟祥县贺家大庙贺家湾、。始迁祖崇先公是清朝康熙中期,随荆州统军贺尔德调防从军来湖南的。公出身军世门第,颇谙兵法,青年武勇,遂受任湘西九溪卫兵马指挥使之职。德配车老孺人,亦出身军门,原悉军伍,贤淑能干,是强有力的内助,随军来湘,生子三:应科、应奇、应贵。先公来时,老家留下两对石门槛,房前有株大楸树,家有两处耕地,名月亮丘和锅底坑。今去人查考,这些遗物还在。那里尚住有崇珍公八个儿子(应字辈)发展的八大房亲人,约六百余户,三千人左右。崇字辈上有嗣、安两代,嗣忠公是明未从江西迁来的,单传安邦公。崇珍、崇先两公据说是同父母亲兄弟。
崇先公镇守九溪,练兵有方,军伍森严,军令如山,威镇南疆,所向披靡。所谓“石门城墙九溪兵,桑植城隍叫得应”。不数年,九溪卫兵辖地,全部进入升平盛世。
应贵公出生不久,崇先公就升迁贵州某府,下落失考。遗车氏婆母子四人,业产数亩,
勤劳节俭营生,在九溪落户。至清乾隆初年,贵公已长大成人,承父志,例赠修职郎,扶母偕兄四人,奉令再迁桑植内半县六儿塔,坐巡地堂坊店(戌所),吃一分皇粮。贵公取妻田孺人,生相、辅、龙、凤、凰五子。数年后,复迁来洪家关堂坊站坐巡。所谓“安陆三迁来澧水,儒宗百代启人文”。洪家关因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我祖应贵公遂安家落户,长期定居下来,称为军家(清俗把居民分成军、民、客、土、苗五家,从军来落户的称汉族军家)。车氏婆年老体衰,送回老家九溪疗养病故,葬九溪北山自生堰(卧牛函)岩,坟对城北门。应科、应奇两公亦先后夭亡,应科公之坟失考,应奇公葬新田湾咀上大松树下。
后来,相、辅、龙、凤、凰五公,在父母严格督教下,俱长大成材,到洪家关兴家立业,分工合作。相公管外,延武师操练武功,制盔甲、兵器,修习武厅。辅公治内,管全家生产生活,发家致富,买产业百亩;在冰天雪地中,去石门县迎接举人匡朝呜字凤山的老先生,到贺家办一所家塾,专门教育培养一家子。以前我族子弟读书,要翻山越岭,负笈三十余里,到肖家峪去就学。从此数年,我族文武秀才考中多人,簪缨蝉联。于是修宗祠,颁定简略家谱。按湖北钟祥老家“嗣、安、崇、应”字派,接上“大廷良士,文学兴邦,光宗耀祖,永代世昌”十六字派启用。弟兄五人,克勤克俭,齐心协力,家业日隆,四世同堂,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男女百多人了,仍保持祖传分房不分家的习俗,一口大锅里吃饭,开餐集会时,用打钟吹哨信号,如学校、军队一般,纪律严明,后人称为五大房。至廷字辈发多了,不得已才各自为炊。故老帅文常说:“我们是军家,有革命传统性,祖传是分房不分家的。”意思是,一口大锅里吃饭的人,不用分亲疏,要团结革命,保持和发扬祖德。对待他人,我们祖传就是“平等团结,和平共处”,与当地韦、朱、钟、王、谷、刘、李、张、皮、熊等十余大家族,杂居一地,守望相助,声息相通,姻娅交错,亲亲美美,乡党邻里和睦,二百多年来,升平同乐如一家。
但我们人要繁衍,事业要发展,过程中免不了起落盛衰阶段。我族在清道光、咸丰年
间,出了文武秀才28人,贡生4人,文能定国,武可安邦,每年清明、冬至祭祖,祠堂内设大桌子三张,连簪缨顶戴还放不下。大元公一家,有父子公孙十秀才(一贡生在外)的美事。文拔贡长庚公称全县三大文豪,树岩桅子挂长明灯,为贺家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廷璧公聚众数万,领导农民起义反清攻城杀知县,博得万民欢呼叫好,也为我族增光。民国初年,贺龙应运而起,全家涌现弟兄叔侄百余人从军,共举革命大旗,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在艰苦的斗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阵亡八十二,害死七十三,拖死、整死、气死无数,鲜血汇成渠,泪水满家园,提起这段家族史,真是血泪两淋淋。今统计我族现有总人数尚不及百年前多。遗下七十二寡妇,都能持贞守节,艰辛流泪抚遗孤,无一人再嫁的。残存男人不多,都能清操自持,跌倒自己爬起来。过去,戴上共产党红帽子,全族人东奔西躲,流离失所,子弟不许升学,历尽人世艰辛。现在好了,国家为我族培养了大批人才,又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力了。
在洪家关领导“桑植起义”的政委周逸群同志,看到我族女扛红旗男荷枪,捐钱、捐物、捐首饰的革命热忱,曾说:“贺家真是个了不起的家族,革命胜利后,值得认真地好好地写写。”民间也流传有顺口溜:“贺家人,真不赖,工农兵商行行爱,当兵的,为将帅;从政的,当县宰;读书的,成博士;务农的,发大财;经商的,千百万;学工的,称总裁;总工程师、专家、作家、教授、技师无处摆,人少力量大,对人类社会贡献争竞赛,跌倒自能站起来!”事实确如此,愿我族后代,要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分享按钮>> 湖南省娄底市杉山镇田心老屋贺氏源流
>> 湖南省安仁县华王乡潇湾贺氏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