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与《扶风会馆》

    中华万氏网 2012年9月5日 汤锦程


 客家文化与《扶风会馆》

作者:汤锦程


“客家”是中原汉族南迁百越南蛮之区“客而家焉”的称谓,历史上中原汉人曾有五次大迁徙,第一次是晋未至隋唐,黄河流域各州汉人不肯臣服入侵中原的异族而南迁皖赣:第二次是唐未至宋,豫皖赣人避黄巢之乱南迁闽粤;第三次宋未明初,闽赣客家人避蒙古军之锋南迁广东;第四次是清康熙至乾嘉之际赣南广东客家人因地窄人稠外迁川、桂、湘,并渡海至台湾发展;第五次是清乾嘉以后,清政府为避免客土之争,强迫客家人迁徙至海南岛、广西等地,并有大批客家人漂洋渡海远迁南亚异国他乡。据统计:客家人总人口多达2000万,分布范围达120余县。客家人迁入百越南蛮之区,为保存中原文化创立了“客家方言”,以避免被当地土著文化所异化,并在少数民族区域创立了聚族而居的“坞堡”建筑艺术,赣南称其为“围屋”;闽西称其为“土圆楼”;广东称其为“方碉”,以此防御异族的攻击。而皖南泾县的客家人万氏却独出心裁创立了《扶风会馆》,以此团结万氏家族并保存其家族文化。
万氏始源于陕西歧山,其始祖姬高是周文王第15子,因助其兄周武王灭殷有功被封于陕西咸阳东北的毕邑,史称“毕公高”。周公旦卒,毕公高接替其为辅政大臣,其与召公并列三公,掌东都(河南洛阳)事务。周康王时,毕公高以顾命大臣执政,绍周成王惠政创“成康之治”盛世。毕公高逝后,其后裔世袭毕邑大夫,并以邑名为氏名,称“毕氏”。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为避西戎之祸被迫放弃镐京,东迁洛阳东都,故史称“东周”。周王族东迁后,毕邑势单力孤陷落于西戎君汤王之手,毕氏族人或化为戎人,或东奔中原。毕公高苗裔毕万逃入晋国,其因助晋献公攻占芮国魏城有功被封为“魏邑大夫”,成为晋国的新贵族,毕万后裔或以邑名为氏,称“魏氏”;或从毕万之名为氏,称“万氏”。约公元前452年,周定王册封晋大夫魏斯、韩虔、赵籍为诸侯;公元前403年,魏、韩、赵三家分晋,魏国最先进入战国七雄之列,毕氏、万氏因与魏氏王族同源皆为魏国公族,故而世袭不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齐、楚、燕、赵、魏、韩六国建立“大秦王朝”,秦始皇为防止六国贵族复辟,强迁魏、齐、楚、韩、燕、赵六国贵族入秦以便于控制,魏国公族万氏则被迫迁至陕西扶风茂陵定居,成为抚风郡的大姓。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新朝未期,天下义兵蜂起,扶风茂陵人万修参加了起义军反抗新朝暴政。新莽地皇4年(23年),起义军奉刘玄为帝,改元“更始”;9月汉军攻入长安,新帝王莽被杀,刘玄论功封赏,万修以军功升任冀州信都令。汉更始2年(24年),刘秀奉刘玄之命镇抚河北,河北诸郡皆叛归王郎,独信都太守任光、和戎太守邳肜开城迎纳刘秀,万修则从任光归顺刘秀,拜为偏将军,封为造义侯。万修从刘秀攻打河北邯郸击败了王郎,功升为右将军。建武2年(26年),万修从刘秀平定河北有功,更封为陕西扶风槐里侯。因万修是万氏第一位封侯之人,因此扶风郡万氏家族以此为荣,奉其为万氏始祖。但因是战争年代,扶风仍属更始帝刘玄所辖,万修虽有封国,但并未能就国。不久,万修在攻打河南南阳时病卒于军中,刘秀让万修之子万普承袭侯爵,但改封其为上党泫氏侯;万普卒,其子万亲承袭封爵,又被改封为冀州扶柳侯;万亲死,国除。汉安帝永初7年(113年),邓太后绍封功臣之后,万修曾孙万丰受封曲平亭侯;万丰死,其子万炽承嗣。汉顺帝永建元年(126年),万炽死,因无子,国除。汉桓帝延熹2年(159年),汉桓帝绍封功臣之后,万修玄孙万恭受封为门德亭侯,万氏在汉荣庞当朝皆万修世功也。但万氏并未世袭槐里侯,因封国四移,嫡裔散于泫氏、扶柳、曲平、门德诸封国;故而扶风万氏应属万修族属,槐里万氏应是庶出苗裔。
晋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死,太子司马衷即位,是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欲干朝政,命楚王司马玮带兵入朝杀太尉扬骏,并废扬太后;因而引发了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炯、长沙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顒、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争夺朝政之乱,史称“八王之乱”。匈奴左贤王刘渊乘中原大乱之机,于山西离石起兵反晋,建立“汉”国。晋永嘉2年(308年)7月,刘渊称帝;晋永嘉4年(310年),刘渊死,其子刘和即汉帝位;刘聪杀刘和自立为汉帝,并于晋永嘉5年(311年)攻陷晋都洛阳,俘晋怀帝。晋永嘉7年(313年),刘聪杀晋怀帝,晋秦王司马业则于长安即帝位,是晋孝愍帝,改元“建兴”,拜瑯琊王司马睿为丞相。晋建兴4年(317年),晋愍帝降汉,瑯琊王司马睿南渡于建康(南京)称“晋王”,史称“东晋”;改元“建武”。同年12月,刘聪杀晋愍帝;晋建武2年(318年)3月,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是晋元帝,改元“太兴”。晋永嘉之乱,黄河流域的汉人开始向皖赣迁徙避祸,成为第一批客家人。随着匈奴南入中原,汉人南迁似如潮涌。晋建兴4年(317年),匈奴西围长安,晋愍帝被迫降汉,扶风郡槐里万修苗裔万鹏举因不肯臣于匈奴,举家南渡徙居东晋京畿之地泾县南阳镇桃花潭西岸。桃花潭古称“龙潭”,是由青弋江水汇聚于此而成潭,因两岸桃花十里,故曰:“桃花潭”。汉初,桃花潭隶属于陵阳县;三国时期,改陵阳县为南阳县,桃花潭又属南阳县;唐高祖武德8年(625年),废南阳、安吴二县,与泾县合并,桃花潭则归泾县管辖。桃花潭位于皖南黄山余脉及九华山余脉之间的小盆地,背山面河、风景秀美,是人类最理想的安居乐园。晋时,慧远法师在庐山创办佛教组织“白莲社”,共有123名僧侣及隐土加入白莲社,其中最著名的有陶渊明、刘程之、周续之三居士,号“浔阳三隐”。刘程之官居柴桑令,后弃职隐居于桃花潭西岸,以垂钓为乐,后人称其钓隐之处为“钓隐台”。我认为:陶渊明曾至桃花潭探望隐友刘程之,见其地为世外桃园,乃由此景此情构思出“桃花源记”。由于这个原故,桃花潭西岸古时又称“桃花村”,村中至今仍保留一座明代深宅大院,大门匾额上书“桃花村”,二进院门匾为“别有洞天”,似乎在向后人述说着一段古老的历史。

1997年汤圣摄于安徽泾县桃花潭
桃花潭古为百越之地,周初中原溃败的商族梅氏、祖氏退居此地啸居山林,隶属于百越集团;秦汉时期称其族为“山越”。商越民族在皖南山区融合创立了“商越文化”。扶风万氏迁居桃花潭西岸,将中原文化移植于此与商越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隋文帝开皇年间,万氏为保留其传统中原文化,在桃花潭西岸万村创建一座“扶风会馆”,告戒子孙永世不忘祖籍。扶风会馆大门门联曰: “桃潭水碧,槐里风清”,向世人讲述着万氏家族的迁徙史。万氏为何不修建客家人独创的“坞堡”;而是创立宗族会馆呢?我认为这与其族世居西北有关。陕西地形险胜,被山带河富抵中原,为天府之地;西周、秦、汉先后立都于此,使其成为天下之中。两汉时期,旅京官商以同郡之谊维护地域利益,先后在长安都会之地创立了半官方性质的“郡邸”,以此为同乡聚会之场所,这就是会馆的最初形式。但何时郡邸改称为“会馆”暂还不得其解。扶风郡为长安京畿之地,郡邸文化对万氏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万氏南迁泾县后,将陕西郡邸文化移入皖南,故而独创了“客家会馆文化”,至今扶风会馆仍保留着清顺治年间和民国初年的两块《重修扶风会馆碑》。据碑文记载:“会馆之设立,所以联情谊、集众志,以谋利益也。我族扶风会馆,创于隋开皇年间,始祖万鹏举徙之澄碧丹峰,见石壁之下奇峻遂而家焉。由刘宋、萧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历1540余年。” 由此而知扶风会馆的始创年代。扶风会馆开明宗旨就是联络宗族、共御外侮。隋唐之时,在会馆文化影响下,万覠至万仲芳五代同居、合睦共处,被称为“义族”。唐太宗贞观5年(631年),诏旌表万氏;同年,万晏为纪念这一盛举于桃花潭西岸彩虹桥处修建了一座二层“义门”,其底座为通道,上层为跑马道,门楼上镶嵌着“义门”两个朱漆大字,每逢喜庆之日,万氏必聚于义门之下庆贺节日。唐文宗太和6年(832年),观察使沈傅师至万村巡视,其见万氏家族共聚一处尽享天伦之乐甚为敬之;于是奏之圣上,唐文宗再次诏旌表其门。万氏两次荣获旌表门闾,实赖于扶风会馆文化矣。
唐玄宗年间,万晏曾孙万钜以学问道德著称于世,世称其为“万夫子”,州县举荐辟,万钜不就。安史之乱时,万钜捐粟助唐军讨叛,其事上闻,诏赠司马。许安世诗赞万钜曰:“忠义诏颂司马,文章鸣世斗山;谪仙自昔称豪士,千载令人仰风逸。”万钜是万村历史上最为著名之士,其为改进扶风会馆,突出宗族权力,其在扶风会馆内设“香火堂”,为宗族团拜、祭祖之用,因而使扶风会馆又具备了宗祠家庙的色彩。此时,万氏富冠都邑,整个万村皆用桃花潭卵石铺路,商店林立,形成一条“万店街”。万村西岸古渡是皖南诸县货物集散地,向有“街头古镇”之称;而万店街上最为著名的是万氏开设的一家“万家酒店”,专买万氏自酿的家酒,闻名于时。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隐居桃花潭别业居的原泾县县令汪伦知诗圣李白好饮,则致书邀请李白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误以为桃花潭真有一万家酒店,即兴游吴至桃花潭;然而,昔日十里桃花早已不复存在,酒店亦只有一家为万氏所开,于是李白在拜访万钜时吟诗朝讽汪伦曰:“汪伦说话真奢华,命子提壶问酒赊;七里那寻八里店,孤村唯有一桃花。慢行怕下崎岖路,遥望扶风豪土家;曾到街头无酒卖,万村渡口实堪嗟。”诗圣李白尊称万钜为“扶风豪土”,并亲至万村拜会万夫子,在此受到万氏家族的隆重欢迎。因扶风会馆是万氏家族议事场所,并是迎接贵宾的馆舍;所以扶风会馆建筑规模庞大,有大、小皖落四、五进,房屋数十间,可容宾客数千人。扶风会馆前河沿上立有一座高大石牌坊,里外刻有“槐里风清,桃潭水碧”坊联,暗含着家族历史。李白见万氏举族盛迎,且仍保留着陕西黄土高原豪放的民风、民俗,让他十分欣佩;于是先后写了《早过漆林渡寄万钜》、《访钜公吟》、《扶风豪士歌》、《赠扶风豪士三十韵》四首长短诗赠与万氏,诗中赞道:“扶风豪土天下奇,义气相倾山可移。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原赏春陵六国时,开心尊意君所知。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又曰:“文章夫子并东崖,满城桃李苍自栽。礼贤下士心恢恢,行馀之暇倾樽垒。诸宾济济相追陪,弦歌匝户舞俗逐。闾阊讵颂声如雷,钜公忽日星驾催。翩翩仙棹登蓬莱,伫看司马超崇陔。”从李白诗中可以看到,万钜在扶风会馆宴请李白的盛况。如:“堂上各有三干士”、“闾阊讵颂声如雷”、“义气相倾山可移”三句,李白在诗中突出了万氏家族的团结精神,颂扬了扶风会馆开明宗旨,足见扶风会馆在当时的社会声望,堪为客家文化表率。李白临行,汪伦、万钜率万氏族众齐聚桃花潭东岸陈家古渡踏歌为李白送行,李白深为感动,挥毫泼墨留下了千古绝唱《赠汪伦》一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与万钜为纪念李白到此一游,在桃花潭东岸的陈村古渡修建了一座“踏歌岸坊”。明时,陈村演变为新翟村;明嘉靖年,翟容等捐资在踏歌岸坊遗址处修建了一座二层“踏歌岸阁”,今已为桃花潭景区一大历史文物景观。
桃花潭东岸陈村,是泾县云岭陈氏分支,属于南陈王族的余裔。唐僖宗年间,水东陈村人陈玄在桃花潭东岸开设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砖窑厂,其生产的古青砖长约一尺,质量优秀,为王公府邸所青睐,因而多购买“陈氏砖”修建园林。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万氏重修扶风会馆采用的亦是陈玄砖窑生产的古青砖。1997年4月中旬,万氏村民清扫扶风会馆,在馆中墙壁中发现了秦汉以来各朝古币;并在馆基处挖掘出一块古青砖,上刻有“文德戍申年工匝陈玄人户造”。此砖一经出土即被外方人购走,幸被泾县旅游局吴局长闻知四处追查才将这块文物古砖追回捐献给泾县文化局。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教授考证后道:“此砖确是唐僖宗李儇时代制造,而且此砖多为王公府邸园林所用,扶风会馆采用此砖足见其规模宏大。”罗哲文教授又道:“此砖可以证明扶风会馆是唐代以前就存在的,并说明唐代桃花潭地区古建艺术已十分先进。”
明洪武8年,玉屏山暴发特大洪水,桃花潭西岸万村被洪水冲毁,万氏家族由此四迁皖、赣、苏、浙等邻省各地,仅安徽就分有20余支脉。洪水退去,一部分万氏返回桃花潭西岸万村遗址重建村舍,由于万氏损失惨重,家族四迁离散,因而一度衰败。所以重建的扶风会馆缩小成三套院普通民宅。明崇祯举人万应隆与弟万麒、万麟及宗兄弟万惠、万澍,以及叔父万斌等文章辉映当时,为皖南文坛旗手;万氏夫子们重振昔日家族雄风,使桃花潭西岸再度车水马龙、诗颂如雷。万应隆兄弟与贵池吴应箕、宣城沈寿民、芜湖沈士铨及泾县赵维生等联合组成“南社”,皖南诸诗翁纷纷入社唱合,共推万应隆为南社盟主;因而扶风会馆成为南社会员聚会活动的场所。张溥在苏州倡立“复社”至函相邀,万应隆立即率南社盟员23人前往虎丘入盟,一时激扬声气,名震东南。复社遭到南明权臣马士英、阮大铖迫害而衰亡,万应隆归隐万村“玉屏园”中,自此以耕读自娱,南明小王朝屡次重金聘其出仕,均被其婉言谢绝。南明灭亡,万麒绝食而死,万氏诸夫子皆归乡守节。清顺治年间,万应隆及万氏诸夫子为弘扬光大扶风会馆文化精神,募集巨资重建扶风会馆;此次扶风会馆重建,基本上恢复了唐代时的建筑规模。万应隆在万村节衣素食30年而终,但其所重修的扶风会馆使四迁的万氏重新聚合起来。每至祭祖之日,皖、赣、苏、浙四省万氏各分支均汇聚到万村扶风会馆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万氏每遇大事,亦通知外地各支来此议事。因而扶风会馆成为凝聚万氏宗族的精神支柱,万氏虽四迁,但团结一如既往。

扶风会馆
清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军兴,因泾县为南京门户,因而成为清军与太平军争夺的战略要地,两军在此征战数年,桃花潭万氏为躲避战祸纷纷弃家外逃,乃至十室九空。由于战争的破坏,扶风会馆再度毁于战火,万村亦再度衰败。直至民国,万村才出了一位万澍,官至国民政府总统府第5局专员。民国初年,万氏商街再度繁荣,商号有志义记、新义记、大道记、祥泰福、裕记、万丰等杂货店:布号有复庆、同福、湘记;中药店有无复生、陈益友、福和堂;水作坊有朱家和、大生及金记染坊,除新义记是独资店铺,其它店号全部是股份店,其规模极大。抗战时期,万村一度成为皖赣的货物集散地,尤其是屯溪、芜湖两地均离不开桃花潭这一中转环节。万氏为方便客户、扩大经营,在万村扶风桥头“石墩宕”建起了临时街道,设立临时商行。为了保护当地商界利益,水西万氏与水东翟氏联合成立了“商会”,万氏以商为业重振万村雄风。抗战时期,万村商街成为桃花潭地区的经济中心,被世人称之为“小上海”。民国初期,万氏治富不忘根本,万村商界捐资重建了扶风会馆。民国11年(1922年),万氏家族为了更好的利用扶风会馆社会价值,在扶风会馆内开设了“扶风小学”,并推举万麟玉为校长。为解决办学经费,万氏家族将马家竹园卖竹收入全部用于办学经费,不足之数由万氏公堂补足。扶风会馆将数十间正排房改为教室,专供教学之需;另隔出三进两厢套院为会馆议事之用,平时则为教师宿舍。万少屏、万福来、万呜阳、万顾海先后出任扶风小学校长,扶风会馆不但解决了万氏子弟读书问题,亦丰富了会馆文化内涵。现扶风会馆仍在为教育服务,并更名为“桃花潭小学”,为万村及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有用人才。解放后,县镇政府多次集资修缮扶风会馆教室,使其保存完好;但扶风会馆保留下来的三进两厢院落,因属于封建思想典型而未加保护,因而逐渐的破败,使院中杂草丛生,《重修扶风会馆碑》及《扶风会馆荆条碑》也被弃之乡野,或镶嵌于农舍土院墙壁上,经风吹雨淋逐渐风化;而扶风会馆碑坊也被拆毁。
1995年lO月23日,原新华总社著名记者翟其寅高级讲师离休后,其受芜湖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商界巨擘》编委会委托,专程返回祖籍经县桃花潭寻根问祖、搜集历史素材。翟其寅先生在考察中意外发现了这座残破不堪的扶风会馆,立即写信通知我,希望我以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会长名义关心和研究一下扶风会馆的文物保护及其发展历史。1997年4月1日,我应泾县政府李志高副县长之邀请风尘仆仆赶到泾县进行考察;4月2日,我在泾县文化局朱规划局长、陈村镇镇长查斌、镇政协主席张根生等陪同下考察了扶风会馆。4月7日,我在县文化局市场文化股翟小康股长陪同下再次前往万村扶风会馆与万汝楫、万应安等十几位万氏族中长老座谈,动员万氏家族保护这一历史文物古迹,座谈会开的十分热烈,会后万氏村民自发打扫清理了扶风会馆,并将散落在各处的会馆古碑运回到扶风会馆妥善保护。
1997年5月17日,在泾县县委、县政府的热情邀请下,中国文物学会批准了我的组团考察桃花潭文物古迹的建议,组成了由罗哲文、谢辰生、沈廷杲、邓中和、汤锦程等专家学者及王燕华、程晓非两位主任记者组成的文物考察小组,在安徽省文物局、泾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陪同下,于5月18日考察了扶风会馆,专家组对扶风会馆价值及文物保护提出了衷肯的意见。当晚,在我的邀请下,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教授为扶风会馆题写了馆名。5月21日,文物考察结束后,考察组回到北京,我立即撰文在《世界知识杂志》、《文物天地杂志》、《团结报》、《中国环境报》、《消费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国测绘报》、《中国文物通讯》、《东方龙》等10余家报刊上发表了此次专家组考察的收获和发现,当即引起社会各界对扶风会馆的高度重视。经我推荐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央4频道)“天涯共此时”剧组委派彭武华导演赴桃花潭,先后拍摄了《万村万姓万家人》、《翟姓源流》、《桃花潭古镇说汪姓》、《查姓源流》等专题片,这四部专题片分别在中央电视台1频道、4频道播出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泾县文物保护及旅游经济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此我受到家乡政府和人民的一致好评。扶风会馆通过我的宣传已不在寂寞,泾县县委及县政府都十分重视,并在《泾县政报》头版上宣传报导了扶风会馆。
1998年1月14日,泾县县长颜银河至京出席泾县在京乡友联谊会,其向我介绍道:“县政府已决定拨款重修万家酒店,栽种十里桃花,以推动桃花潭景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我认为:扶风会馆保护、开发更为重要,她不仅具有文物价值、历史价值,更重要的是从扶风会馆研究入手,可以揭开皖南客家人的迁徙历史及文化生活,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同时,开发扶风会馆可以重振万氏团结精神、竟业精神,为改变当地落后面貌激扬斗志。于是我致信万汝楫先生,建议万村成立万村文物保护小组,重点保护万村的文物及扶风会馆。1998年2月24日,在万汝楫、万应安、万石伟、万汝华、万国兴等文物保护极积分子努力下,在陈村镇党委及镇政府的支持下,桃花潭镇文物保护协会正式批准成立了“扶风会馆文物保护小组”,并由万汝楫、万应安等5人组成文保小组核心。
1998年4月2日,扶风会馆迎来了喜庆的节日,由罗哲文先生题写的扶风会馆匾在鞭炮声中悬挂在扶风会馆大厅前,陈村镇、万村领导及万氏群众举行了隆重的挂匾仪式,镇政府派专人为扶风会馆挂匾剪彩,万氏民众群情振奋,虽然他们并不富裕,但为振兴水西万村,群众纷纷表示要捐款重修扶风会馆。喜讯传到北京,我代表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立即致函扶风会馆文保小组向他们表示祝贺。1998年7月26日,我又给泾县文化局朱规划局长致信,期盼县文化局能给予扶风会馆文保小组以更多的支持和鼓励。纵观全国许多著名会馆因得不到保护而逐渐被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北京宣南会馆文化区亦在城市改造中纷纷被拆除;然而皖南泾县扶风会馆却率先在全国成立了文物保护小组,这充分体现了泾县万村村民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及良好文化素质。中国会馆文化具有2000余年悠久历史,今日已成为世界文化组成部分;然而会馆文化被独立为一个专业学科来研究却是一个年青的领域。为了弘扬中国会馆文化,我对扶风会馆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和调查,并将其发展历史详细介绍给读者,希望通过扶风会馆的保护和开发经验,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保护会馆文物,宣传会馆文化,为振兴国家、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
1998年本文刊登于《东方龙》总第11期


分享按钮>>郯邑颜氏族谱世系
>>湖西颜氏家谱发行庆典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