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龚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龚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綦江龚氏族谱 已阅:1679 / 回复:0(楼主)

年)入川,落业永邑(今永川)罗汉场。谊公次子法端公,明洪武初年迁漕州府上杭县符竹岭,其子六十郎,移居湖广暂住季勤处。六十郎之子千四郎(即职公)又迁回福建汀州府宁化县。
福建的上杭、宁化,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时期,曾是中国工农红军曾转战的地方。毛泽东在1929年秋所作的《清平乐.蒋桂战争》一词中, 就有这样的名句:“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这是题外话。
千四郎育三十四郎、三十五郎、三十六郎、三十七郎、三十八郎、三十九郎共六子。其中老二(三十五郎)、老四(三十七郎)和老五(三十八郎)都分别迁居广东。老二(三十五郎)迁住惠州府,老四(三十七郎)迁住嘉应州程乡县,老五(三十八郎)居兴宁县太平仁仙乡。老大(三十四郎)、老三(三十六郎)和老六(三十九郎)仍留住福建宁化县。
老五(三十八郎),谥文忠,就是我们这支龚姓在广东的始祖。至文忠祖止,之前我龚氏在福建历唐、宋、元、明各朝,时间长达800多年,又传了13代。
在长达800多年的时间里,福建龚氏功名显赫人物,谱载有:
世忠之子弘远公,为唐参军;
世忠之三世孙、弘远之子德公,为唐教授;
世忠之四世孙裕公,为唐卫御少卿;
世忠之七世孙叔奇公,为梁山县令;
世忠之十世、即十万之一世孙愈公(生于唐光启元年、即公元885年,卒于宋太平兴国元年、即公元976年),仕南唐,官拜太傅;
世忠之十二世、即十万之三世孙保贞公,为宋大理寺丞,又赠殿中丞;
世忠之十二世、即十万之三世孙慎仪公,为南唐勤政殿大学士。是慎仪公开始创修我龚氏谱牒;
世忠之十二世、即十万之三世孙定言公,为宋赠卫御少卿;
世忠之十二世、即十万之三世孙勖远公,为宋例赠朝议大夫;
世忠之十二世、即十万之三世孙耀卿公,为南唐司户参军;
世忠之十三世、即十万之四世孙颖公,为宋殿中侍御,晋爵瑯琊侯;
世忠之十三世、即十万之四世孙顺公,官判镇南节度使,转判兴隆南昌;
世忠之十三世、即十万之四世孙龚坚,为宋兵部侍郎,悼宋之亡,耻食元禄,服松柏叶而死,节义留名;
世忠之十三世、即十万之四世孙龚谊(字国太,号秋江,德显丙辰年、即公元1316年)仕元,任山阴县尹,补抚同知奉训大夫。

                           广东三百年

迁居广东兴宁县太平仁仙乡的文忠,即三十八郎,为我们这支龚姓在广东的始祖。
文忠约在明洪武之后的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迁住广东,到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入川落脚綦江瀛山的我奇先祖时,在广东约300年间,又传了15代。
在广东省。我们这支龚姓,不少先祖也功名显赫,谱载:
文忠公三世孙福兴,恩拔国子监太学生;
四世孙亮,思拔国学,奉谥法亮,亨寿97岁,旨恩赐耆老大夫冠带。今我


作者:cqgxl (2014/4/3 21:41:57)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龚氏论坛  执行时间:7,418.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龚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