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家谱序》全文 尝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进道也。善继人志,善述 人事,礼序昭穆谓达孝。窃有感于我武陵龚氏之谱焉! 梁刘舍人云:“谱者普也,谓普及先后而无遗”。释名云;“谱者布 也,言布列昭穆而不紊也”。周秦以上,谱牒未兴,有丰功盛德者,或 传诸经史传纪,未有全书。迨司马迁史记,年表世家后,始有欧苏创 为谱制。欧则五代一迁,取亲尽则杀之意;苏则累世相承,本后裔绵 延之义,均系敬宗收族,其式任人效法。此后贤大夫,仁人孝子,莫 不各修谱牒,以骂宗族焉。故蔡君模之裔,三辑宗编,何比干之嗣, 五修家乘,是谱之於人,诚重大事也。 如我龚氏,肇自共工氏,为太昊上相,厥后嗣孙,勾龙氏继其职, 为水土之官,又有公叔封供邱,遂姓龚氏焉。自后世修令德,均丰功 伟烈。载诸传记,其可溯者如汉时遂公,为渤诲太守,令民卖刀买牛。 景公为青州太守,都公为汝南太守,均破黄巾贼立功。舍公为楚太守, 见虫触蛛网死,慨仕为人之罗网,遂挂冠隐去,犹与尚志胜公甚友善, 时人谓之楚两龚。迨宋末坚公悼宋之亡,耻食寇禄,服松柏叶而死, 至今节义尚存。明时辅公为都察院,弼公为按察司,熙公吏部天官, 均有伟烈。前清先于我祖入川者之裔,巴邑则有睛皋公,列道光时乡 贤,以书名世,其孙子衡亦领乡荐。津邑则有英公、洪范公,均烈乡 贤。其至伯凯公为陆军师长。族繁地隔,人才难以悉举。以上皆系宗 亲,奈我未获谱系,莫审彼等之本支,俟后详悉补录。 惟我祖奇先兄弟入川以来,渭[先]祖落业荣昌县;瑞[先]祖落业土 岩子,旋买小麦土、杜家屋等处;我奇[先]祖始买新屋咀,嗣后瑞[先] 祖后裔不振,其置业悉售与我祖。祖乃孝友忠朴,所以长发其祥。 现在我族既经建祠设校,独家乘未修耳!念我祖自清初入川以来, 祚余二百,传及十世。椒日衍,瓜日绵,族人或聚居本境,或移徙四 方,职业不一,贤愚不等。或仅知其父之名,询及祖而罔觉,遑问乎 高与会。或仅记其祖父之墓,询之山向而茫然,遑问其生卒年月与地 点。或卑干尊讳,孙犯祖名,甚至长幼未分,尊卑失序。或未相见而 不知其派名,或既相见而莫辨其伦次。甚矣!谱之关系实大矣!族人 等咸谓家谱重於国史。国无史罔知治乱纪纲,家无谱奚识本源之派, 再三嘱余修撰。余虽系病老,责不容辞,遂同侄德洋、德光等相同编 辑。 端祖以上无谱可稽,则自贵云祖十五世,另载卷首,以便俟后采 觅全谱,续於纪叙,故以先字辈为始祖,其谱以欧为体,苏为序,折 衷於朱子。我后我先,务揣本而齐末,群昭群穆,必原始以要终,或 继或承,有条不紊,或作或述,触目了然,庶祖宗无失等伦,后嗣有 所依据,此不过就其最近之所知,纪其大略而不忘。至於远隔难详者, 犹后日之明哲,再为采访补录可矣。是为序。 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岁 奇先祖六世孙 世本(立生)恭撰 七世孙 德光(国卿)同编 德清(叶尧)同录 德洋(海涛)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