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郦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郦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世系字第   新闻热点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民情风俗   青史留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来鳯郦姓始祖尔昌公、尔文公兄弟合传 已阅:2175 / 回复:0(楼主)

临一千四百八十三公,讳应荣,字耀祖,改名尔昌,生于乾隆十年乙丑十一月廿六日亥时(1745年12月18日深夜)。临一千六百三十四公,讳应华,字三祝,改名尔文,生于乾隆十七年壬申四月十四日辰时(1752年5月27日上午)。父亲李三百四十八公维隆,母亲丁氏。
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来鳯“改土归流”建县。来凤在流官治理下,学智初开,经济发展。二十二岁的尔昌携带十五岁的弟弟尔文,约于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年)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大阴桥起程,沿浙东运河、萧山、钱塘江、杭州湾、长江口、长江、洞庭湖、沅水、酉水而上,几经辗转,到达湖北省施南府来凤县达德乡勇敬里卯洞,开始创业生涯。
卯洞“一脚踏三省”,人流熙攘,为酉水航道之源,且有陆路可通四川酉阳(现重庆市酉阳县),水陆两便,物产丰富,商贸繁荣。当时卯洞的两个景象,有民谣为证:“万担桐油下洞庭,十万杉条达九州。”兄弟二人发现这块宝地后,决定在此开基立业,乃往返于卯洞和江浙之间经商。通过水路将来凤的桐油、兽皮、木材、药材等山货销往江南沿海地带,又把江浙的食盐、棉花、布匹、丝绸、茶叶、黄酒等紧缺物资运到来凤。
尔昌公创下基业后,定居卯洞,后代在此繁衍生息,是为来鳯郦氏始祖。约在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年),尔昌公不幸去世,年仅二十六岁,葬百福司镇观音坪村苦竹沟。其后,尔文怀着失去亲人之伤痛,返回浙江山阴州山,在故乡成家立业。尔文公卒于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十二月十三日辰时(1818年1月19日上午),终年六十六岁。
尔昌公配平氏,生二子:如永(观一千七百十六)、如玙(观一千八百八十二);一女(不详)。详见《三代怀清》。
尔文公配徐氏,生四子:如壎(观一千七百八十八)、如昌(观一千八百五十一)、如珍(观一千九百十七)、如琮(观二千〇八十五)。

作者:郦林春 (2010/8/29 16:42:05)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9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9)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郦氏论坛  执行时间:894.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郦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