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网新闻】家谱的编修、印刷与收藏

    中华敖氏网 2014年3月27日 摘录


家谱的编修、印刷与收藏

  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件大事,这就是修家谱、建宗祠、修坟墓。修纂家谱是宗族的头等大事,各地宗族都极为重视。许多家族都把修纂家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义务而写进家规,以保证家谱的续修能够相沿不断。如古代浙江东阳县“大姓重门第,崇祀谱”,把家谱视如珍宝。一般每隔三十——四十年,由族长牵头,以族产收入、新丁交纳的谱银为经费,在宗祠内组建谱局,由乡绅志士按世系续旧谱修新谱。新谱修成,族人按房、厅顺序,字辈大小,焚香提灯,在宗祠用八抬大轿把新谱迎回厅堂祭拜。礼仪之盛,无与伦比。

  一、修谱的时间间隔

  为了确保家族世系记载的准确,避免因为相隔时间太久、记忆不清而造成世系的紊乱和成员的漏记、误记,各家族对家谱的续修间隔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定。

  各家族对续修时间的规定各不相同,最为常见的是要求30年一修。之所以规定30年一修,《渤海吴氏族谱》的解释是:“谱法当间世一修,故以三十年为率。盖父子相继为一世,三十年内所当增益者必多,如此则世无失次,人无遗亡,辑而续之无难也。”也就是说,家谱应该隔代续修,而相隔一代也就是30年左右的时间。经过30年的时间,家族人口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进行及时的续修,这样可以避免世系的失序和家族人员的遗漏,而且由于年代相隔还不太远,各种情况都还清楚,续修起来也比较容易。

  还有一种较常见的间隔时间是60年一修,也就是二世一修,规定60年主要是考虑到修纂家谱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过于频繁的修纂对家族的经济压力太大,况且相隔60年,家族发展变迁的情况基本上也还是能够理清的。

  也有的家族规定的间隔时间稍长,如《武进城南张氏家谱》,规定三世一修,也就是90年一修,但这种情况不多。

  当然也有的家族规定的间隔时间较短,如10年一修,20年一修,但如此频繁的修谱实际上很难保证。事实上,30年一修也只是一种要求罢了,由于受到战乱或经济因素的影响,能够按时修谱的家族实际上很少。从存世的家谱看,间隔时间在四五十年至六七十年的较为普遍。不过,对修谱时间的规定并非没有意义,由于逾期不修谱会被人视为不孝,因此一旦超过了家谱规定的续修时间,就会对家族成员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疚感,促使他们尽快修谱。在一些谱序中,常可见到修谱人的这种心态流露,如《文川李氏族谱》的谱序中即称:“原议三十年一修,为时已远,今已过四十余年之久,若不亟为续修,恐岁复一岁,将先人生卒坟墓必致湮没无征,后有作者即欲续而无由续,是举前人数百年之苦心,竟尽堕于此日之颓怠矣。我祖宗在天之灵,能无恫乎!于是在祠经理裔孙……绅耆合议,众咸踊跃乐从。”可见规定的修谱时限往往是推动家族成员修谱的重要动力。

  二、修谱的程序

  续修家谱首先要取得家族成员的同意,尤其是要获得在家族拥有较高地位的族长、房长和绅士的支持,在获得家族大部分成员的同意后,新一轮的修谱就可以启动了。如同国家、政府重视修正史和方志一样,宗族对于家谱也是极为谨慎和重视的。根据一些家谱材料我们获知,要完成一部家谱的编修,大致要经过如下一些程序。

  1.成立谱局

  确定重新续修家谱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要成立谱局,或者说是家谱修纂委员会。谱局一般由族长主持,也可以由家族中素有文名或退休的高级官员担任,也有少数聘请族外人士主持。如20世纪40年代末修纂的蒋介石家族家谱《武岭蒋氏宗谱》,就是聘请了国民党元老吴稚辉担任纂修总裁。编委会一般由主修(由族长担任)、倡修、编修、监修、协修、校阅等组成。编委会的人数多少主要是看宗族大小而定,一般是在十余人至几百人不等。如《颖川堂义门陈氏族谱》的编委会名单如下:

  倡修:复盛(族长)

    编修:万洲、启祥、复光、复新

    监修:惟松、日湖、福兴、复新

  助修:世标、文照、懋云、日开、范德、进福、学堂等十六人组成。

  此为较小的编委会,较大的编委会如《张氏统宗世谱》编委会。其主修二人,即张宪、张阳辉,同修三十二人,编次二十九人,校对三十八人,誊对二十二人,倡首七十五人,协赞十六人,董治十一人,图绘二人,镌刻十五人,印刷三人,装订三人。总计达二百四十八人! 

  谱局成立后,便开始着手做两件事情,一是筹集修谱经费,一是收集修谱资料。

  2.筹集经费

  编委会即所谓的谱局建成后,接下来就要筹集修谱经费了。经费一般来自族田、祭田及其他族产的收入,除此之外,每个入谱的男丁都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谱银(女子因不上谱,故不必交纳)。如洪秀全家族的广东《洪氏宗谱·簿内条款》规定:“初议每丁存者,除妇人外,不论老幼各出钱贰拾文为锓版用,但卷帙未定,多少不能预拟,且即派多钱必有不愿登谱者。今只拈钱贰文以文三酬各首事搜集之劳,愚领柒毫为油墨纸笔费用,至锓版一事,俟谱定后另作区处”。经费的第三个来源是族中一些有钱人的大笔捐助。如清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一),福建晋江县石壁村玉山林氏修谱时,在台湾淡水经商的族人林正兴,曾“积金满千,公鸠佛银,交入行中,言念宗谱未修,以为修谱之用。又恐不充,自独加捐以补足”。

  3.收集资料

  筹集修谱费用的同时,收集资料的工作也在进行。明清以来,家谱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被称为家族的百科全书,这使得资料收集的工作量很大,加之家谱的权威性使得对资料的准确性要求也很高,更是增加了收集的难度。

  续修家谱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便是原有的旧谱,一般的续修家谱都是在旧谱的基础上参核考证,拾遗补缺,再加上近数十年的资料而修成的。 

  除了原有的旧谱外,修谱资料的重要来源便是日常的积累和向族人征集。一些家族在祠堂内设纪年簿,要求族人必须随时报告家庭情况的变化,如规定族人生子三天命名后即要报告族长,族长负责将名字、出生时日登记在册;族人去世,家人必须在半年内将死者卒期、寿数、葬地等情况报告登记,娶妻则要求将女方生日、娘家情况登记在册;迁居外地也必须向族人报告,并要求注明居住地等情况。有的家族则规定族人要在每年冬至祭祖时将各家一年来的出生及婚、嫁、卒、葬等情况上报族长,作为将来修谱的依据。这一程序称为“上谱”,所书写的内容是日后修谱的底谱,通常称为“墨谱”。有些家族规模较大,则要求各房、各支负责平时家族成员基本情况的登记,每年冬至祭祖时将该年的全年变动情况送入祠堂保管。为了保证修谱资料的准确性,有的家族要求各支派先将自身支派的情况先行编好,然后再进行汇总。还有的家族如曲阜孔氏干脆在修谱前给每个族人发一张情况登记表,让他们自己将三代祖先、年龄、履历情况等登记在表上,以备修谱时参考。

  对于迁居外地的族人的情况,家族在通知他们提供资料的同时还会派人赴当地进行实地调查,编修者往往会在全国各地不辞辛劳地奔波往来,广征资料,以求准确无误。此外,正史、地方志、文集、碑刻、相关的契据文约、族人遗墨等也是修谱资料的重要来源。

  4.开局和出谱

   经费筹集就绪、资料收集齐备后,编委会就进入谱局动手编修,谱学名称称为“开局”。谱中的“凡例”定好后,一般要出榜通告族人,表明本次家谱编修宗旨及基本体例。

  谱稿编好以后,便进入刻写与印刷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监修、校阅要负责审核和校对工作。经历这些程序后,家谱的修纂便大功告成,谱局要再次张榜通知全族成员这一大喜讯。在选定的吉日,全族如过盛大节日,全体出动,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用轿子将修好的新谱迎人祠堂,谱学上称为“出谱”。

  5.拜谱和颁谱

  迎进祠堂的家谱被放入神龛,享受香火供奉。经过一段时间的香火供奉后,便要举行“拜谱”仪式。在又一个选定的吉日,全族的男丁不分老幼,都要沐浴更衣,穿戴一新,汇集到祠堂,依次虔诚地对家谱进行礼拜。这在谱学上称为“拜谱”。

  “拜谱”结束后,由族长主持颁谱仪式,按领谱字号分发家谱,由各房的房长领回收藏。浙江东阳县的大族对家谱十分重视,每当新谱修成以后,族人都要按房、厅顺序及字辈大小,焚香提灯,在宗祠用八抬大轿把新谱迎回厅堂祭拜。

  谱领完后,经济条件较好的宗族,便于当晚举行宴会,所有参加礼拜者,均可按尊卑长幼次序入座就餐。拜谱的当晚及以后的三天甚至一周,一般都会请戏班子来村唱戏,以示助兴,而族人则沉浸在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其欢庆、热闹的程度比过年还盛。

   家谱修成后,家族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庆祝修谱的成功,如据《嵊县志》,当地谱成之后,要酿制祭谱酒。庆祝活动的高潮始于颁谱之后。一般“拜谱”当晚,家族会在祠堂举行喜庆宴会,所有参加拜谱的人都可参加。在此后的数天内,还要请戏班子来演圆谱戏助兴,热闹非凡。近年来的编谱活动中,庆祝仪式的规模较之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谱成之日,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宗亲,数以千百计,云集一地,举行祭祖活动。在颁谱仪式上,当地领导也被邀请出席以壮声望,一时间,台上旌旗飘扬,花团锦簇,台下鼓乐齐鸣,鞭炮震天,舞龙队、舞狮队龙腾狮跃,蔚为壮观。有的家族甚至大排宴席至数十百桌,又是演戏又放电影,喜庆场面远胜于春节等传统节日。

  一些少数民族续修家谱的方法与汉族有所不同。如满族续谱,一般选在龙年或虎年进行,以取“龙腾虎跃”的吉祥之意;也有的家族选在鼠年修谱,因为鼠类繁殖迅速,寓以家族人丁兴旺之意。续谱一般选在农历二月,在选定的吉日,全族男女老少齐聚在家族中专放家谱的“谱房子”或宽敞的大院内,等到族人聚齐以后,族人洗手焚香,然后揭去覆盖在存放家谱的“谱匣子”上的红布,打开谱匣,取出谱单,这称为“请谱”。随后,高悬谱单,让族众瞻拜,这称为“晾谱”。“晾谱”后,族人按辈分分批或按辈分排列同时对谱单行叩拜大礼,称为“拜谱”。礼毕后,族人可以瞻仰或抄录谱单上本支的世系名单。这时,族中文笔最好的“秀才”开始续谱,将已故者的名字涂成黑色,将新增的人丁名用朱砂填上。续谱结束后,族长会向大家宣讲一番敬老爱幼、和睦亲族、扬善抑恶、光大族统等道理,大致相当于汉族家谱中的家训族规。有时,族人或萨满(巫师)还会向族人讲“乌尔奔”(即传说),大多是族源传说、英雄神话、先人业绩等等,相当于家族历史的教育。最后,便是全体族人参加的庆祝宴会。

  在青海河湟地区,还流传着“上家谱”的习俗。与其他地区编修家谱的习惯不同,是当人逝世以后才将亡者的姓名、生卒年月以及事迹写入家谱。其过程是:当死者去世后,丧家将族内的家谱“请”到家中,供奉在堂屋的桌上,桌上点着香烛,并献有茶、酒、净水。如此供奉三天后,丧家请族内长辈及先生盥洗洁净,上炕坐定,孝眷跪在地上,由孝男长子将家谱“请”到炕桌上,行三拜九叩之礼,再送上衬谱绢一条或白布一块、新笔一枝,以及白纸、砚台等。先生打开家谱,根据死者的辈分及生年,确定入谱的页数。随后,由长者介绍死者生平事迹、生卒年月及有关事宜,先生则根据叙述按谱系书写神位、生卒年月、奉祀孝男名次等,并撰写传略,一起缮写于谱上。书写完毕,孝眷叩头致谢。

  当然,这些习俗都只是在个别区域流传,影响较小,而且随着各民族、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家谱纂修的模式也有不断趋同的倾向。如满族的家谱已经分为谱单和谱书两种。谱单是以始祖为根基,包括各支派家族成员的世系。谱单通常写在背面裱以毛边纸的白绫上,也有的直接书写在大张毛边纸上,四周绘以彩画,中间为世系,是具有满族特色的家谱。谱书则是装订成册的书,由谱序、世系表、附记等组成,与汉族的家谱十分相似,显然已经受到汉族家谱的影响。

  (1930年,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孔德成主持大修《孔子世家谱》,他身着古代祭服,率领修谱人员同至家庙和崇圣祠,恭行祭告,然后至诗礼堂,行三跪九叩大礼,众人依次向10岁的孔德成作揖行礼。)

  三、家谱的印刷

  家谱最初是抄本,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到了明代大宗族之间开始出现刊本。刊本与抄本相比较,册数多,所以能被收集到图书馆,甚至外流到国外。因此保存在中国、日本、美国各图书馆的宗谱几乎都是刊本。

  印刷包括镌刻印、活字印(木活印、铅印、铜活印)、石印、油印、影印等。其中最多的是木活印,其次是镌刻印。从日本现存的1252种宗谱来看,木活本为623种,占49.8%;镌刻本为367种,占29.3%。美国现存的1238种宗谱中,木活本为573种,占46.3%;镌刻本为363种,占29.3%。在华北和华南的宗谱中不常见木活本,但在华中,特别是江苏、浙江、安徽的宗谱中却很多。镌刻本通常在华北、华中、华南能够见到,但把石印本改成铅印本,华北和华南比较多,华中地区就比较少。日本现存宗谱中,铅印本为111种,占8.9%,石印本为47种,占3.8%。美国现存宗谱中也有同样的倾向,铅印本为160种,占12.9%;石印本48种,占3.9%;铜活印、油印、影印共计6种,占O.5%;抄本98种,为7.9%。

  木活本之所以占各类家谱的多数,是由于使用木活印在家谱的印刷上有长处。首先,从辈行的关系来看,家谱中使用同一字的情况比较多,所以使用活字比较便利。其次,由于谱师掌握的活字并不丰富,一部分进行印刷,不留存版,避免镌刻印刷后有不规矩的族人从祠堂偷偷运出刻版重刊。

  在明代家谱中就已经出现木活印,清代更加盛行。民国时期,尽管有了更加先进的印刷技术,但木活印并没有衰退。当时主要在天津、北京、济南、上海、广东等地进行木活印刷,因此这些城市附近有实力的家族往往刊印家谱。而离上述城市较远的宗族也有刊印家谱的,这种情况大多是当地驻有族人(官吏、商人),或有支派。如湖南辰州廖氏和云南腾冲李氏在北京,贵州贵阳于氏在天津。

  家谱印刷所需经费视印刷数量、部数、技术、物价而定。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发行的五修木活印本《丹徒姚氏族谱》,印刷了100部,共花经费2066.9元,详细内容为新闻广告、招单、催单费、采访费、印刷、用纸、装订费等。江苏延陵吴氏《古润吴氏重修总谱》是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编制的,印刷了50部,所花经费290余元。原先宗谱的印刷大多是在本族祠堂或义庄进行的,后来也有在都市里设立谱局,监督印刷的,如清宣统三年增修的《吴中叶氏族谱》,就在上海设立谱局,编纂印刷了卷首一卷、本文六十六卷、五十二册的木活本45部。

  四、家谱的收藏

  收藏家谱的特点就可用珍重、妥善、保密六个字来概括。由于家谱的纂修来之不易,又由于家谱有其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地宗族法中几乎都列有“慎重家谱”、“妥密保谱”等条目,要求家谱的保管者对家谱视如珍宝,妥善安全地保护家谱,不得轻易示人。违规者,宗族予以严惩。如明王士晋《宗规》规定:

  谱牒所载,皆宗族祖、父名讳,孝子顺孙,目可得睹,口不可得言。所藏贵密,保守贵久。每岁清明祭祖时,宜各带所编发字号原本,到宗祠会看一遍。祭毕,仍各带回收藏。如有鼠侵油污,磨坏字迹者,族长同族众即在祖宗前重加惩诫,另择贤能子孙收管,登名于簿,以便稽查。或有不肖辈鬻谱卖宗,或誊写原本,瞒众觅利,致使以赝混真,紊乱支派者,不惟得罪族人,抑且得罪祖宗,众共黜之,不许入祠。仍会知呈官,追谱治罪。

又如《续修湖北枝江县孔氏宗谱·族规》规定:

宗谱落成,发掌各户。……嗣议,每年清明节,将所领宗谱一合十贰本,捧至宗祠,呈敬族长、户首,恭对圣祖位前(圣祖指孔子)验明,当即发还。如有漏湿毁坏,着跪宗祠。自顾雕匠,照旧还原,方准负谱归家。倘清明节一年无谱相验,即是没辱祖宗,遗失宗谱。定将家财追赔,决不徇情宽纵。法律严切,则宗谱可以永保长存。即修谱人费尽血心,亦可以昭雪万世。

  再如江西《瑞金高岭刘氏三修族谱·家法》规定: 

  谱禁借抄乱宗,夫谱数十年而必修者.所以防乱宗也。……诚恐有不肖子孙蹈入厚利,借人私抄,即奸徒节外生枝,窜入宗类,似是而非,真伪莫辨,为害不小。如有此类,查实追出原谱,本人立即摈逐,以杜后患。

  保护家谱的措施从家谱的颁发时就已经开始实施。为了明确家谱的保管责任,每部家谱都会被加盖印章,编立字号,这样各房所领的家谱都有自身独特的标志,一旦损毁,责任明确,以此督促领谱人妥善保管家谱。民国《湖梓里丘氏族谱·颁谱志》称:“谱所以明世系、别宗支、杜竞争、绝冒认者也,族人对于兹谱宜如何敬谨保存、郑重爱护乎,使不忘前人之苦心·…一兹谱计共印刷六十三部……每部每本另加盖小印,并详记于此,以便查考,庶各公裔孙开卷而知所保护焉。”有的家族更是责任到人,如民国(《虹山彭氏家谱》在族谱扉页上载明各房领谱者的名单:“族谱系计印刷十二付,兹将各付所交各房负责人开列于后:长房建锵,次房乃兴,三房乃心……”

  领谱以后,收藏者的责任是相当重大的,保持家谱的完好无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适时翻晒维护、确保无虫蛀水浸霉变火灾之害要求等在家规中往往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民国《高邮吴氏宗谱》规定:“领是谱者,宜宝而藏之,毋令霉烂散失。”清《西察院吴氏宗谱》亦规定:“领谱之后,每岁伏天必须亲自检晒,以杜虫伤温腐之弊。”为了及时掌握家谱保存的实际情况,家族每年都要举行“验谱”活动。有的家族每年验谱一次,验谱时间大多定在清明祭祖的时候;也有的家族每年要验谱二次,时间则选在春秋二祭的时候。验谱时,领谱人将家谱带到祠堂,在祖宗的灵位下,由族人会同族中长老验看,如果有保存不善者,则要受到责罚。如有的家族规定:“如有鼠侵油污,磨坏字迹者,族人同族众即在祖宗前重加惩戒,另择贤能子孙收管。”《续修湖北枝江县孔氏宗谱》则对损毁家谱的行为制订了严格而具体的规定“如有漏湿毁坏,着跪宗祠,自顾雕匠,照旧还原,方准负谱归家。倘清明节一年无谱相验,即是没辱祖宗,遗失宗谱,定将家财追赔,决不徇情宽纵。”

  严格的惩戒措施与家谱收藏“所藏贵密,保守贵久”的要求,促使收藏者为妥善保存家谱费尽心机,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收藏高招,有的盛以铁匣,锁以铜锁,藏于密处,有的则干脆装入瓷坛,深埋地下,以确保万无一失。江西、湖南以及浙江余姚附近的家谱中有很多纵35厘米、横27厘米的大册,这就是基于家谱是家宝,不可随意携带的物品的想法。

  在家谱的收藏中,保护家谱的私密性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即便在清代谱禁严厉的时期,也还有家族甘冒奇险,拒不将家谱送官审查,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家谱的外传。之所以禁止家谱外传,虽然明代以来有家谱上寄托有祖宗灵魂故不可外传的说法,但真正的原因是担心外传以后会为冒认宗亲的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对于可能造成家谱外传的行为如遗失家谱、私抄家谱甚至盗卖家谱,各家族都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如《西察院吴氏宗谱》规定:“倘有不肖子孙,婪贿私卖者,捉人公祠祖宗前重责,革出宗祠,永不许复人。”

  有的家族甚至将失落家谱与忤逆不孝、凶暴横行、大逆不道、欺君蠹国、五伦乖戾者同罪,列入续谱不书的范围。不准入祠、入谱,意味着开除出家族,这是家族所能实施的最严厉的处罚。

  为了避免家谱的外传,许多家族在颁发新谱时都规定要将老谱缴回,并当场烧毁,以防他人盗谱,防范之严密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出借家谱便成为极为忌讳的事情,故民间有“黄金犹可借,家谱不可借”之说。即使在今天,还有大量家谱散藏在民间,由于收藏者秘不示人,外人依然无缘得睹真容。

  尽管家谱的外借为家族所禁止,但明清以来,家谱的外借情况始终存在。从家谱的记载中可以发现,许多新兴的家族在创修家谱时,除依据前辈的口传资料外,向同姓家族借阅族谱是常见的做法。这种借阅对联宗统谱的兴起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家族逐渐放弃了禁止家谱外传的做法,转而主动地将新修家谱送到图书馆保存,家谱收藏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新时代。

  五、家谱编修的规则

  家谱的编修,除了要确保内容的准确,还有一些规则是需要遵守的。    

  其一是所谓的“称善而不称恶”。家谱是家族的历史书固然不假,不过却是为了炫耀家族声望、弘扬家族荣誉、提升家族地位而编写的历史书,因此几乎所有的家谱凡例中都规定了“不书”的标准,诸如不道、乱伦、乱宗、绝义、辱先等等,其结果是使得家谱中只见正人君子,没有奸邪小人。有时为了所谓的“称善而不称恶”,家谱也会不惜牺牲世系的准确性。翻看家谱,我们会发现,历史上的大奸大恶之人如秦桧之流,似乎都已经从人间蒸发了,家谱中根本没有他们的名字,仿佛他们从来没有出现过。

     有的家族为了避开不体面的祖先,甚至更换世系,冒认他人为祖。如宋代蔡京、蔡襄都是福建仙游人,本来并不同宗。蔡襄先出仕,累官至端明殿学士,蔡京为了攀附他,尊蔡襄为族兄。蔡京后来位极人臣,然而这位宋徽宗时期的权相却是恶名远扬,与童贯等人并称“六贼”。当时宋京汴梁流传着一首民谣:“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这位“筒”是指大太监童贯,而那位“菜”便是指反复无常、两面三刀、惟利是图的蔡京。蔡京如此大奸大恶,为人所不齿,他的子孙也引以为耻,竞转而冒认蔡襄为祖先。蔡京后人的这种做法,比曹操后人更为极端,连血缘关系也不承认了。

     其二是避讳。避讳是中国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礼记》中就有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之礼。避讳的产生,大约是源于人们为了表示对君王、圣贤或祖先的尊重,或出于对自身无法知晓、无法抗拒的事物的敬畏,不愿直呼其名而采取的变通方法。家谱中的避讳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对人物名字的避讳,一种则是在清朝文字狱盛行期间的谱禁。

     人物名字的避讳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国讳”,也就是对皇帝名字的避讳,这是人物名字避讳中最为严格的一种。如宋仁宗名赵祯,结果老百姓连蒸饭也不可以了,只能说“炊饭”。而宋高宗赵构为了避讳,下令与“构”音近或形近的字都要避,结果需要避讳的竟有50多个字。清代文字狱盛行,避讳更成为性命攸关的事,也超出了正常避讳的限度。雍正四年,江西学政查嗣庭以《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为考题,结果遭人告发,称“维”、“止”二字是将“雍正”去头之意,结果查嗣庭不仅自己送了命,甚至浙江全省也遭到停止乡会试六年的惩罚。

  第二种是“家讳”。“家讳”是对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进行避讳。不仅是自己的父母与祖父母的名字要避讳,与人交往时,对方父母与祖父母的名字也要注意避讳,不然会招致对方的不满。古人对家讳是相当重视的,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圣”美称,一生写了近3000首诗,流传下来的也有1400余首,其中包括不少咏花草的诗,但没有一首涉及海棠花,原因就是他的母亲名海棠。同样的,杜甫的诗中也没有“闲”字,因为这是他父亲的名字。有时避讳还有可能超越父、祖的限制,如孔氏家族在祭祀中不使用鲤鱼,平时也将鲤鱼称为红鱼或福鱼,就是因为孔门第二代叫孔鲤。

  宋代以后,人们对避讳越来越注意,甚至到了可笑的地步。如北宋诗人徐积,由于父亲名石,便终身不使用石器,走路也绝不踏到石头上,有时遇到石桥无法避开,就让人背他过桥,反正他自己的脚是绝不踏到“石”上。又如宋人刘温叟,父亲名岳,于是他一生不听音乐,因为“乐”与“岳”同音;也不登高山,因为“岳”就是高山的意思。有的人因为避讳,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没有一点乐趣。

     第三种是“圣讳”。“圣讳”是对周公、孔子、孟子一类圣人的名字避讳。与“国讳”与“家讳”相比,“圣讳”执行得并不很严格,不同时期的标准并不一致。金代时规定周公、孔子的名字必须回避,清代雍正时则规定要回避孔子、孟子的名字。现在的邱姓最早并不姓邱,而是姓丘。丘是地名,今天的山东l临淄古称营丘,周武王封功臣姜子牙于此,姜子牙的后代中一支因世居营丘,就以地名为姓,遂为丘姓。雍正三年(1725),雍正下诏,规定为避孔子的名讳,丘姓因此全部改为邱姓。许多原本含“丘”字的地名或换名,或改为邱。

       在清代大兴文字狱以前,家谱的避讳主要就是对人物名字避讳,避皇帝讳、避尊者讳。避讳的方法主要有几种:一是缺笔法,也就是在写要避讳的字时故意少写一笔,如《红楼梦》写到林黛玉在写敏时缺最后一笔,就是因为她母亲名敏;一是改字法,也就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替,如为避汉光武帝刘秀的讳,秀才就被改称为茂才;一是空格法,就是在须避讳字的位置用“某”、“讳”或方框代替,或干脆空一字。只是空一字的方法有时较易引起失误,如魏徵编《隋书》时,为避李世民的讳,将“王世充”写成“王充”,不料后人在翻刻时,将“王  充”连书成“王充”,变成了另一位历史人物了。另外,较常用的避讳方法还有改变读音、增加偏旁等。

    然而,随着文字狱的升温,满清政府思想控制的魔爪也终于伸向了家谱这一宋代以来属于纯私人空间的领域,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谱禁。清代的谱禁,大致有两次高潮:一次是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由江西巡抚辅德的上奏引发;一次是在18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乾隆四十三年(1778) 四库全书馆拟定的查办违禁书籍条款颁布,引发各地查禁违碍书籍的风潮,家谱也难逃厄运。清代谱禁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祖先名字有犯“国讳”、“圣讳”的,一律改同音字避讳,这就意味着要为自己的祖先改名字;其二,在追溯祖先时,禁止妄自攀附,尤其禁止攀附古代帝王与圣人为祖先,只能以五世祖或始迁祖为始祖;其三,家谱中禁止出现“世表”、“传赞”之类名目,不准刊载祖先画像。此外,原先用于帝王诸侯而明代以来常用的家谱用词如称始迁为开基,置业为创业,造屋为启宇,复兴为中兴等僭妄之词,一律禁止使用;其四,行文中凡涉及清朝年号必须换行抬头或本行空一格书写,以示尊崇,凡晚明年号则一律删节,以清代年号代替。此外,行文中凡有所谓违碍文字,一律抽改。在谱禁严格的时候,所有新编的家谱都要呈送地方官员审查,经官府审查无误,加盖印章后方可分发,就连孔府家谱也不例外。谱禁期间,大批家谱遭受了删节毁版的厄运,仅辅德在江西境内,就查出所谓始祖荒诞不经者1016姓,这些家谱都受到了删节处理。

 

,

家谱的编修、印刷与收藏

  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件大事,这就是修家谱、建宗祠、修坟墓。修纂家谱是宗族的头等大事,各地宗族都极为重视。许多家族都把修纂家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义务而写进家规,以保证家谱的续修能够相沿不断。如古代浙江东阳县“大姓重门第,崇祀谱”,把家谱视如珍宝。一般每隔三十——四十年,由族长牵头,以族产收入、新丁交纳的谱银为经费,在宗祠内组建谱局,由乡绅志士按世系续旧谱修新谱。新谱修成,族人按房、厅顺序,字辈大小,焚香提灯,在宗祠用八抬大轿把新谱迎回厅堂祭拜。礼仪之盛,无与伦比。

  一、修谱的时间间隔

  为了确保家族世系记载的准确,避免因为相隔时间太久、记忆不清而造成世系的紊乱和成员的漏记、误记,各家族对家谱的续修间隔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定。

  各家族对续修时间的规定各不相同,最为常见的是要求30年一修。之所以规定30年一修,《渤海吴氏族谱》的解释是:“谱法当间世一修,故以三十年为率。盖父子相继为一世,三十年内所当增益者必多,如此则世无失次,人无遗亡,辑而续之无难也。”也就是说,家谱应该隔代续修,而相隔一代也就是30年左右的时间。经过30年的时间,家族人口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进行及时的续修,这样可以避免世系的失序和家族人员的遗漏,而且由于年代相隔还不太远,各种情况都还清楚,续修起来也比较容易。

  还有一种较常见的间隔时间是60年一修,也就是二世一修,规定60年主要是考虑到修纂家谱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过于频繁的修纂对家族的经济压力太大,况且相隔60年,家族发展变迁的情况基本上也还是能够理清的。

  也有的家族规定的间隔时间稍长,如《武进城南张氏家谱》,规定三世一修,也就是90年一修,但这种情况不多。

  当然也有的家族规定的间隔时间较短,如10年一修,20年一修,但如此频繁的修谱实际上很难保证。事实上,30年一修也只是一种要求罢了,由于受到战乱或经济因素的影响,能够按时修谱的家族实际上很少。从存世的家谱看,间隔时间在四五十年至六七十年的较为普遍。不过,对修谱时间的规定并非没有意义,由于逾期不修谱会被人视为不孝,因此一旦超过了家谱规定的续修时间,就会对家族成员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疚感,促使他们尽快修谱。在一些谱序中,常可见到修谱人的这种心态流露,如《文川李氏族谱》的谱序中即称:“原议三十年一修,为时已远,今已过四十余年之久,若不亟为续修,恐岁复一岁,将先人生卒坟墓必致湮没无征,后有作者即欲续而无由续,是举前人数百年之苦心,竟尽堕于此日之颓怠矣。我祖宗在天之灵,能无恫乎!于是在祠经理裔孙……绅耆合议,众咸踊跃乐从。”可见规定的修谱时限往往是推动家族成员修谱的重要动力。

  二、修谱的程序

  续修家谱首先要取得家族成员的同意,尤其是要获得在家族拥有较高地位的族长、房长和绅士的支持,在获得家族大部分成员的同意后,新一轮的修谱就可以启动了。如同国家、政府重视修正史和方志一样,宗族对于家谱也是极为谨慎和重视的。根据一些家谱材料我们获知,要完成一部家谱的编修,大致要经过如下一些程序。

  1.成立谱局

  确定重新续修家谱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要成立谱局,或者说是家谱修纂委员会。谱局一般由族长主持,也可以由家族中素有文名或退休的高级官员担任,也有少数聘请族外人士主持。如20世纪40年代末修纂的蒋介石家族家谱《武岭蒋氏宗谱》,就是聘请了国民党元老吴稚辉担任纂修总裁。编委会一般由主修(由族长担任)、倡修、编修、监修、协修、校阅等组成。编委会的人数多少主要是看宗族大小而定,一般是在十余人至几百人不等。如《颖川堂义门陈氏族谱》的编委会名单如下:

  倡修:复盛(族长)

    编修:万洲、启祥、复光、复新

    监修:惟松、日湖、福兴、复新

  助修:世标、文照、懋云、日开、范德、进福、学堂等十六人组成。

  此为较小的编委会,较大的编委会如《张氏统宗世谱》编委会。其主修二人,即张宪、张阳辉,同修三十二人,编次二十九人,校对三十八人,誊对二十二人,倡首七十五人,协赞十六人,董治十一人,图绘二人,镌刻十五人,印刷三人,装订三人。总计达二百四十八人! 

  谱局成立后,便开始着手做两件事情,一是筹集修谱经费,一是收集修谱资料。

  2.筹集经费

  编委会即所谓的谱局建成后,接下来就要筹集修谱经费了。经费一般来自族田、祭田及其他族产的收入,除此之外,每个入谱的男丁都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谱银(女子因不上谱,故不必交纳)。如洪秀全家族的广东《洪氏宗谱·簿内条款》规定:“初议每丁存者,除妇人外,不论老幼各出钱贰拾文为锓版用,但卷帙未定,多少不能预拟,且即派多钱必有不愿登谱者。今只拈钱贰文以文三酬各首事搜集之劳,愚领柒毫为油墨纸笔费用,至锓版一事,俟谱定后另作区处”。经费的第三个来源是族中一些有钱人的大笔捐助。如清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一),福建晋江县石壁村玉山林氏修谱时,在台湾淡水经商的族人林正兴,曾“积金满千,公鸠佛银,交入行中,言念宗谱未修,以为修谱之用。又恐不充,自独加捐以补足”。

  3.收集资料

  筹集修谱费用的同时,收集资料的工作也在进行。明清以来,家谱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被称为家族的百科全书,这使得资料收集的工作量很大,加之家谱的权威性使得对资料的准确性要求也很高,更是增加了收集的难度。

  续修家谱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便是原有的旧谱,一般的续修家谱都是在旧谱的基础上参核考证,拾遗补缺,再加上近数十年的资料而修成的。 

  除了原有的旧谱外,修谱资料的重要来源便是日常的积累和向族人征集。一些家族在祠堂内设纪年簿,要求族人必须随时报告家庭情况的变化,如规定族人生子三天命名后即要报告族长,族长负责将名字、出生时日登记在册;族人去世,家人必须在半年内将死者卒期、寿数、葬地等情况报告登记,娶妻则要求将女方生日、娘家情况登记在册;迁居外地也必须向族人报告,并要求注明居住地等情况。有的家族则规定族人要在每年冬至祭祖时将各家一年来的出生及婚、嫁、卒、葬等情况上报族长,作为将来修谱的依据。这一程序称为“上谱”,所书写的内容是日后修谱的底谱,通常称为“墨谱”。有些家族规模较大,则要求各房、各支负责平时家族成员基本情况的登记,每年冬至祭祖时将该年的全年变动情况送入祠堂保管。为了保证修谱资料的准确性,有的家族要求各支派先将自身支派的情况先行编好,然后再进行汇总。还有的家族如曲阜孔氏干脆在修谱前给每个族人发一张情况登记表,让他们自己将三代祖先、年龄、履历情况等登记在表上,以备修谱时参考。

  对于迁居外地的族人的情况,家族在通知他们提供资料的同时还会派人赴当地进行实地调查,编修者往往会在全国各地不辞辛劳地奔波往来,广征资料,以求准确无误。此外,正史、地方志、文集、碑刻、相关的契据文约、族人遗墨等也是修谱资料的重要来源。

  4.开局和出谱

   经费筹集就绪、资料收集齐备后,编委会就进入谱局动手编修,谱学名称称为“开局”。谱中的“凡例”定好后,一般要出榜通告族人,表明本次家谱编修宗旨及基本体例。

  谱稿编好以后,便进入刻写与印刷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监修、校阅要负责审核和校对工作。经历这些程序后,家谱的修纂便大功告成,谱局要再次张榜通知全族成员这一大喜讯。在选定的吉日,全族如过盛大节日,全体出动,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用轿子将修好的新谱迎人祠堂,谱学上称为“出谱”。

  5.拜谱和颁谱

  迎进祠堂的家谱被放入神龛,享受香火供奉。经过一段时间的香火供奉后,便要举行“拜谱”仪式。在又一个选定的吉日,全族的男丁不分老幼,都要沐浴更衣,穿戴一新,汇集到祠堂,依次虔诚地对家谱进行礼拜。这在谱学上称为“拜谱”。

  “拜谱”结束后,由族长主持颁谱仪式,按领谱字号分发家谱,由各房的房长领回收藏。浙江东阳县的大族对家谱十分重视,每当新谱修成以后,族人都要按房、厅顺序及字辈大小,焚香提灯,在宗祠用八抬大轿把新谱迎回厅堂祭拜。

  谱领完后,经济条件较好的宗族,便于当晚举行宴会,所有参加礼拜者,均可按尊卑长幼次序入座就餐。拜谱的当晚及以后的三天甚至一周,一般都会请戏班子来村唱戏,以示助兴,而族人则沉浸在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其欢庆、热闹的程度比过年还盛。

   家谱修成后,家族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庆祝修谱的成功,如据《嵊县志》,当地谱成之后,要酿制祭谱酒。庆祝活动的高潮始于颁谱之后。一般“拜谱”当晚,家族会在祠堂举行喜庆宴会,所有参加拜谱的人都可参加。在此后的数天内,还要请戏班子来演圆谱戏助兴,热闹非凡。近年来的编谱活动中,庆祝仪式的规模较之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谱成之日,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宗亲,数以千百计,云集一地,举行祭祖活动。在颁谱仪式上,当地领导也被邀请出席以壮声望,一时间,台上旌旗飘扬,花团锦簇,台下鼓乐齐鸣,鞭炮震天,舞龙队、舞狮队龙腾狮跃,蔚为壮观。有的家族甚至大排宴席至数十百桌,又是演戏又放电影,喜庆场面远胜于春节等传统节日。

  一些少数民族续修家谱的方法与汉族有所不同。如满族续谱,一般选在龙年或虎年进行,以取“龙腾虎跃”的吉祥之意;也有的家族选在鼠年修谱,因为鼠类繁殖迅速,寓以家族人丁兴旺之意。续谱一般选在农历二月,在选定的吉日,全族男女老少齐聚在家族中专放家谱的“谱房子”或宽敞的大院内,等到族人聚齐以后,族人洗手焚香,然后揭去覆盖在存放家谱的“谱匣子”上的红布,打开谱匣,取出谱单,这称为“请谱”。随后,高悬谱单,让族众瞻拜,这称为“晾谱”。“晾谱”后,族人按辈分分批或按辈分排列同时对谱单行叩拜大礼,称为“拜谱”。礼毕后,族人可以瞻仰或抄录谱单上本支的世系名单。这时,族中文笔最好的“秀才”开始续谱,将已故者的名字涂成黑色,将新增的人丁名用朱砂填上。续谱结束后,族长会向大家宣讲一番敬老爱幼、和睦亲族、扬善抑恶、光大族统等道理,大致相当于汉族家谱中的家训族规。有时,族人或萨满(巫师)还会向族人讲“乌尔奔”(即传说),大多是族源传说、英雄神话、先人业绩等等,相当于家族历史的教育。最后,便是全体族人参加的庆祝宴会。

  在青海河湟地区,还流传着“上家谱”的习俗。与其他地区编修家谱的习惯不同,是当人逝世以后才将亡者的姓名、生卒年月以及事迹写入家谱。其过程是:当死者去世后,丧家将族内的家谱“请”到家中,供奉在堂屋的桌上,桌上点着香烛,并献有茶、酒、净水。如此供奉三天后,丧家请族内长辈及先生盥洗洁净,上炕坐定,孝眷跪在地上,由孝男长子将家谱“请”到炕桌上,行三拜九叩之礼,再送上衬谱绢一条或白布一块、新笔一枝,以及白纸、砚台等。先生打开家谱,根据死者的辈分及生年,确定入谱的页数。随后,由长者介绍死者生平事迹、生卒年月及有关事宜,先生则根据叙述按谱系书写神位、生卒年月、奉祀孝男名次等,并撰写传略,一起缮写于谱上。书写完毕,孝眷叩头致谢。

  当然,这些习俗都只是在个别区域流传,影响较小,而且随着各民族、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家谱纂修的模式也有不断趋同的倾向。如满族的家谱已经分为谱单和谱书两种。谱单是以始祖为根基,包括各支派家族成员的世系。谱单通常写在背面裱以毛边纸的白绫上,也有的直接书写在大张毛边纸上,四周绘以彩画,中间为世系,是具有满族特色的家谱。谱书则是装订成册的书,由谱序、世系表、附记等组成,与汉族的家谱十分相似,显然已经受到汉族家谱的影响。

  (1930年,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孔德成主持大修《孔子世家谱》,他身着古代祭服,率领修谱人员同至家庙和崇圣祠,恭行祭告,然后至诗礼堂,行三跪九叩大礼,众人依次向10岁的孔德成作揖行礼。)

  三、家谱的印刷

  家谱最初是抄本,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到了明代大宗族之间开始出现刊本。刊本与抄本相比较,册数多,所以能被收集到图书馆,甚至外流到国外。因此保存在中国、日本、美国各图书馆的宗谱几乎都是刊本。

  印刷包括镌刻印、活字印(木活印、铅印、铜活印)、石印、油印、影印等。其中最多的是木活印,其次是镌刻印。从日本现存的1252种宗谱来看,木活本为623种,占49.8%;镌刻本为367种,占29.3%。美国现存的1238种宗谱中,木活本为573种,占46.3%;镌刻本为363种,占29.3%。在华北和华南的宗谱中不常见木活本,但在华中,特别是江苏、浙江、安徽的宗谱中却很多。镌刻本通常在华北、华中、华南能够见到,但把石印本改成铅印本,华北和华南比较多,华中地区就比较少。日本现存宗谱中,铅印本为111种,占8.9%,石印本为47种,占3.8%。美国现存宗谱中也有同样的倾向,铅印本为160种,占12.9%;石印本48种,占3.9%;铜活印、油印、影印共计6种,占O.5%;抄本98种,为7.9%。

  木活本之所以占各类家谱的多数,是由于使用木活印在家谱的印刷上有长处。首先,从辈行的关系来看,家谱中使用同一字的情况比较多,所以使用活字比较便利。其次,由于谱师掌握的活字并不丰富,一部分进行印刷,不留存版,避免镌刻印刷后有不规矩的族人从祠堂偷偷运出刻版重刊。

  在明代家谱中就已经出现木活印,清代更加盛行。民国时期,尽管有了更加先进的印刷技术,但木活印并没有衰退。当时主要在天津、北京、济南、上海、广东等地进行木活印刷,因此这些城市附近有实力的家族往往刊印家谱。而离上述城市较远的宗族也有刊印家谱的,这种情况大多是当地驻有族人(官吏、商人),或有支派。如湖南辰州廖氏和云南腾冲李氏在北京,贵州贵阳于氏在天津。

  家谱印刷所需经费视印刷数量、部数、技术、物价而定。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发行的五修木活印本《丹徒姚氏族谱》,印刷了100部,共花经费2066.9元,详细内容为新闻广告、招单、催单费、采访费、印刷、用纸、装订费等。江苏延陵吴氏《古润吴氏重修总谱》是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编制的,印刷了50部,所花经费290余元。原先宗谱的印刷大多是在本族祠堂或义庄进行的,后来也有在都市里设立谱局,监督印刷的,如清宣统三年增修的《吴中叶氏族谱》,就在上海设立谱局,编纂印刷了卷首一卷、本文六十六卷、五十二册的木活本45部。

  四、家谱的收藏

  收藏家谱的特点就可用珍重、妥善、保密六个字来概括。由于家谱的纂修来之不易,又由于家谱有其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地宗族法中几乎都列有“慎重家谱”、“妥密保谱”等条目,要求家谱的保管者对家谱视如珍宝,妥善安全地保护家谱,不得轻易示人。违规者,宗族予以严惩。如明王士晋《宗规》规定:

  谱牒所载,皆宗族祖、父名讳,孝子顺孙,目可得睹,口不可得言。所藏贵密,保守贵久。每岁清明祭祖时,宜各带所编发字号原本,到宗祠会看一遍。祭毕,仍各带回收藏。如有鼠侵油污,磨坏字迹者,族长同族众即在祖宗前重加惩诫,另择贤能子孙收管,登名于簿,以便稽查。或有不肖辈鬻谱卖宗,或誊写原本,瞒众觅利,致使以赝混真,紊乱支派者,不惟得罪族人,抑且得罪祖宗,众共黜之,不许入祠。仍会知呈官,追谱治罪。

又如《续修湖北枝江县孔氏宗谱·族规》规定:

宗谱落成,发掌各户。……嗣议,每年清明节,将所领宗谱一合十贰本,捧至宗祠,呈敬族长、户首,恭对圣祖位前(圣祖指孔子)验明,当即发还。如有漏湿毁坏,着跪宗祠。自顾雕匠,照旧还原,方准负谱归家。倘清明节一年无谱相验,即是没辱祖宗,遗失宗谱。定将家财追赔,决不徇情宽纵。法律严切,则宗谱可以永保长存。即修谱人费尽血心,亦可以昭雪万世。

  再如江西《瑞金高岭刘氏三修族谱·家法》规定: 

  谱禁借抄乱宗,夫谱数十年而必修者.所以防乱宗也。……诚恐有不肖子孙蹈入厚利,借人私抄,即奸徒节外生枝,窜入宗类,似是而非,真伪莫辨,为害不小。如有此类,查实追出原谱,本人立即摈逐,以杜后患。

  保护家谱的措施从家谱的颁发时就已经开始实施。为了明确家谱的保管责任,每部家谱都会被加盖印章,编立字号,这样各房所领的家谱都有自身独特的标志,一旦损毁,责任明确,以此督促领谱人妥善保管家谱。民国《湖梓里丘氏族谱·颁谱志》称:“谱所以明世系、别宗支、杜竞争、绝冒认者也,族人对于兹谱宜如何敬谨保存、郑重爱护乎,使不忘前人之苦心·…一兹谱计共印刷六十三部……每部每本另加盖小印,并详记于此,以便查考,庶各公裔孙开卷而知所保护焉。”有的家族更是责任到人,如民国(《虹山彭氏家谱》在族谱扉页上载明各房领谱者的名单:“族谱系计印刷十二付,兹将各付所交各房负责人开列于后:长房建锵,次房乃兴,三房乃心……”

  领谱以后,收藏者的责任是相当重大的,保持家谱的完好无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适时翻晒维护、确保无虫蛀水浸霉变火灾之害要求等在家规中往往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民国《高邮吴氏宗谱》规定:“领是谱者,宜宝而藏之,毋令霉烂散失。”清《西察院吴氏宗谱》亦规定:“领谱之后,每岁伏天必须亲自检晒,以杜虫伤温腐之弊。”为了及时掌握家谱保存的实际情况,家族每年都要举行“验谱”活动。有的家族每年验谱一次,验谱时间大多定在清明祭祖的时候;也有的家族每年要验谱二次,时间则选在春秋二祭的时候。验谱时,领谱人将家谱带到祠堂,在祖宗的灵位下,由族人会同族中长老验看,如果有保存不善者,则要受到责罚。如有的家族规定:“如有鼠侵油污,磨坏字迹者,族人同族众即在祖宗前重加惩戒,另择贤能子孙收管。”《续修湖北枝江县孔氏宗谱》则对损毁家谱的行为制订了严格而具体的规定“如有漏湿毁坏,着跪宗祠,自顾雕匠,照旧还原,方准负谱归家。倘清明节一年无谱相验,即是没辱祖宗,遗失宗谱,定将家财追赔,决不徇情宽纵。”

  严格的惩戒措施与家谱收藏“所藏贵密,保守贵久”的要求,促使收藏者为妥善保存家谱费尽心机,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收藏高招,有的盛以铁匣,锁以铜锁,藏于密处,有的则干脆装入瓷坛,深埋地下,以确保万无一失。江西、湖南以及浙江余姚附近的家谱中有很多纵35厘米、横27厘米的大册,这就是基于家谱是家宝,不可随意携带的物品的想法。

  在家谱的收藏中,保护家谱的私密性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即便在清代谱禁严厉的时期,也还有家族甘冒奇险,拒不将家谱送官审查,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家谱的外传。之所以禁止家谱外传,虽然明代以来有家谱上寄托有祖宗灵魂故不可外传的说法,但真正的原因是担心外传以后会为冒认宗亲的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对于可能造成家谱外传的行为如遗失家谱、私抄家谱甚至盗卖家谱,各家族都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如《西察院吴氏宗谱》规定:“倘有不肖子孙,婪贿私卖者,捉人公祠祖宗前重责,革出宗祠,永不许复人。”

  有的家族甚至将失落家谱与忤逆不孝、凶暴横行、大逆不道、欺君蠹国、五伦乖戾者同罪,列入续谱不书的范围。不准入祠、入谱,意味着开除出家族,这是家族所能实施的最严厉的处罚。

  为了避免家谱的外传,许多家族在颁发新谱时都规定要将老谱缴回,并当场烧毁,以防他人盗谱,防范之严密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出借家谱便成为极为忌讳的事情,故民间有“黄金犹可借,家谱不可借”之说。即使在今天,还有大量家谱散藏在民间,由于收藏者秘不示人,外人依然无缘得睹真容。

  尽管家谱的外借为家族所禁止,但明清以来,家谱的外借情况始终存在。从家谱的记载中可以发现,许多新兴的家族在创修家谱时,除依据前辈的口传资料外,向同姓家族借阅族谱是常见的做法。这种借阅对联宗统谱的兴起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家族逐渐放弃了禁止家谱外传的做法,转而主动地将新修家谱送到图书馆保存,家谱收藏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新时代。

  五、家谱编修的规则

  家谱的编修,除了要确保内容的准确,还有一些规则是需要遵守的。    

  其一是所谓的“称善而不称恶”。家谱是家族的历史书固然不假,不过却是为了炫耀家族声望、弘扬家族荣誉、提升家族地位而编写的历史书,因此几乎所有的家谱凡例中都规定了“不书”的标准,诸如不道、乱伦、乱宗、绝义、辱先等等,其结果是使得家谱中只见正人君子,没有奸邪小人。有时为了所谓的“称善而不称恶”,家谱也会不惜牺牲世系的准确性。翻看家谱,我们会发现,历史上的大奸大恶之人如秦桧之流,似乎都已经从人间蒸发了,家谱中根本没有他们的名字,仿佛他们从来没有出现过。

     有的家族为了避开不体面的祖先,甚至更换世系,冒认他人为祖。如宋代蔡京、蔡襄都是福建仙游人,本来并不同宗。蔡襄先出仕,累官至端明殿学士,蔡京为了攀附他,尊蔡襄为族兄。蔡京后来位极人臣,然而这位宋徽宗时期的权相却是恶名远扬,与童贯等人并称“六贼”。当时宋京汴梁流传着一首民谣:“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这位“筒”是指大太监童贯,而那位“菜”便是指反复无常、两面三刀、惟利是图的蔡京。蔡京如此大奸大恶,为人所不齿,他的子孙也引以为耻,竞转而冒认蔡襄为祖先。蔡京后人的这种做法,比曹操后人更为极端,连血缘关系也不承认了。

     其二是避讳。避讳是中国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礼记》中就有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之礼。避讳的产生,大约是源于人们为了表示对君王、圣贤或祖先的尊重,或出于对自身无法知晓、无法抗拒的事物的敬畏,不愿直呼其名而采取的变通方法。家谱中的避讳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对人物名字的避讳,一种则是在清朝文字狱盛行期间的谱禁。

     人物名字的避讳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国讳”,也就是对皇帝名字的避讳,这是人物名字避讳中最为严格的一种。如宋仁宗名赵祯,结果老百姓连蒸饭也不可以了,只能说“炊饭”。而宋高宗赵构为了避讳,下令与“构”音近或形近的字都要避,结果需要避讳的竟有50多个字。清代文字狱盛行,避讳更成为性命攸关的事,也超出了正常避讳的限度。雍正四年,江西学政查嗣庭以《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为考题,结果遭人告发,称“维”、“止”二字是将“雍正”去头之意,结果查嗣庭不仅自己送了命,甚至浙江全省也遭到停止乡会试六年的惩罚。

  第二种是“家讳”。“家讳”是对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进行避讳。不仅是自己的父母与祖父母的名字要避讳,与人交往时,对方父母与祖父母的名字也要注意避讳,不然会招致对方的不满。古人对家讳是相当重视的,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圣”美称,一生写了近3000首诗,流传下来的也有1400余首,其中包括不少咏花草的诗,但没有一首涉及海棠花,原因就是他的母亲名海棠。同样的,杜甫的诗中也没有“闲”字,因为这是他父亲的名字。有时避讳还有可能超越父、祖的限制,如孔氏家族在祭祀中不使用鲤鱼,平时也将鲤鱼称为红鱼或福鱼,就是因为孔门第二代叫孔鲤。

  宋代以后,人们对避讳越来越注意,甚至到了可笑的地步。如北宋诗人徐积,由于父亲名石,便终身不使用石器,走路也绝不踏到石头上,有时遇到石桥无法避开,就让人背他过桥,反正他自己的脚是绝不踏到“石”上。又如宋人刘温叟,父亲名岳,于是他一生不听音乐,因为“乐”与“岳”同音;也不登高山,因为“岳”就是高山的意思。有的人因为避讳,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没有一点乐趣。

     第三种是“圣讳”。“圣讳”是对周公、孔子、孟子一类圣人的名字避讳。与“国讳”与“家讳”相比,“圣讳”执行得并不很严格,不同时期的标准并不一致。金代时规定周公、孔子的名字必须回避,清代雍正时则规定要回避孔子、孟子的名字。现在的邱姓最早并不姓邱,而是姓丘。丘是地名,今天的山东l临淄古称营丘,周武王封功臣姜子牙于此,姜子牙的后代中一支因世居营丘,就以地名为姓,遂为丘姓。雍正三年(1725),雍正下诏,规定为避孔子的名讳,丘姓因此全部改为邱姓。许多原本含“丘”字的地名或换名,或改为邱。

       在清代大兴文字狱以前,家谱的避讳主要就是对人物名字避讳,避皇帝讳、避尊者讳。避讳的方法主要有几种:一是缺笔法,也就是在写要避讳的字时故意少写一笔,如《红楼梦》写到林黛玉在写敏时缺最后一笔,就是因为她母亲名敏;一是改字法,也就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替,如为避汉光武帝刘秀的讳,秀才就被改称为茂才;一是空格法,就是在须避讳字的位置用“某”、“讳”或方框代替,或干脆空一字。只是空一字的方法有时较易引起失误,如魏徵编《隋书》时,为避李世民的讳,将“王世充”写成“王充”,不料后人在翻刻时,将“王  充”连书成“王充”,变成了另一位历史人物了。另外,较常用的避讳方法还有改变读音、增加偏旁等。

    然而,随着文字狱的升温,满清政府思想控制的魔爪也终于伸向了家谱这一宋代以来属于纯私人空间的领域,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谱禁。清代的谱禁,大致有两次高潮:一次是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由江西巡抚辅德的上奏引发;一次是在18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乾隆四十三年(1778) 四库全书馆拟定的查办违禁书籍条款颁布,引发各地查禁违碍书籍的风潮,家谱也难逃厄运。清代谱禁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祖先名字有犯“国讳”、“圣讳”的,一律改同音字避讳,这就意味着要为自己的祖先改名字;其二,在追溯祖先时,禁止妄自攀附,尤其禁止攀附古代帝王与圣人为祖先,只能以五世祖或始迁祖为始祖;其三,家谱中禁止出现“世表”、“传赞”之类名目,不准刊载祖先画像。此外,原先用于帝王诸侯而明代以来常用的家谱用词如称始迁为开基,置业为创业,造屋为启宇,复兴为中兴等僭妄之词,一律禁止使用;其四,行文中凡涉及清朝年号必须换行抬头或本行空一格书写,以示尊崇,凡晚明年号则一律删节,以清代年号代替。此外,行文中凡有所谓违碍文字,一律抽改。在谱禁严格的时候,所有新编的家谱都要呈送地方官员审查,经官府审查无误,加盖印章后方可分发,就连孔府家谱也不例外。谱禁期间,大批家谱遭受了删节毁版的厄运,仅辅德在江西境内,就查出所谓始祖荒诞不经者1016姓,这些家谱都受到了删节处理。

 

,

家谱的编修、印刷与收藏

  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件大事,这就是修家谱、建宗祠、修坟墓。修纂家谱是宗族的头等大事,各地宗族都极为重视。许多家族都把修纂家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义务而写进家规,以保证家谱的续修能够相沿不断。如古代浙江东阳县“大姓重门第,崇祀谱”,把家谱视如珍宝。一般每隔三十——四十年,由族长牵头,以族产收入、新丁交纳的谱银为经费,在宗祠内组建谱局,由乡绅志士按世系续旧谱修新谱。新谱修成,族人按房、厅顺序,字辈大小,焚香提灯,在宗祠用八抬大轿把新谱迎回厅堂祭拜。礼仪之盛,无与伦比。

  一、修谱的时间间隔

  为了确保家族世系记载的准确,避免因为相隔时间太久、记忆不清而造成世系的紊乱和成员的漏记、误记,各家族对家谱的续修间隔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定。

  各家族对续修时间的规定各不相同,最为常见的是要求30年一修。之所以规定30年一修,《渤海吴氏族谱》的解释是:“谱法当间世一修,故以三十年为率。盖父子相继为一世,三十年内所当增益者必多,如此则世无失次,人无遗亡,辑而续之无难也。”也就是说,家谱应该隔代续修,而相隔一代也就是30年左右的时间。经过30年的时间,家族人口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进行及时的续修,这样可以避免世系的失序和家族人员的遗漏,而且由于年代相隔还不太远,各种情况都还清楚,续修起来也比较容易。

  还有一种较常见的间隔时间是60年一修,也就是二世一修,规定60年主要是考虑到修纂家谱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过于频繁的修纂对家族的经济压力太大,况且相隔60年,家族发展变迁的情况基本上也还是能够理清的。

  也有的家族规定的间隔时间稍长,如《武进城南张氏家谱》,规定三世一修,也就是90年一修,但这种情况不多。

  当然也有的家族规定的间隔时间较短,如10年一修,20年一修,但如此频繁的修谱实际上很难保证。事实上,30年一修也只是一种要求罢了,由于受到战乱或经济因素的影响,能够按时修谱的家族实际上很少。从存世的家谱看,间隔时间在四五十年至六七十年的较为普遍。不过,对修谱时间的规定并非没有意义,由于逾期不修谱会被人视为不孝,因此一旦超过了家谱规定的续修时间,就会对家族成员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疚感,促使他们尽快修谱。在一些谱序中,常可见到修谱人的这种心态流露,如《文川李氏族谱》的谱序中即称:“原议三十年一修,为时已远,今已过四十余年之久,若不亟为续修,恐岁复一岁,将先人生卒坟墓必致湮没无征,后有作者即欲续而无由续,是举前人数百年之苦心,竟尽堕于此日之颓怠矣。我祖宗在天之灵,能无恫乎!于是在祠经理裔孙……绅耆合议,众咸踊跃乐从。”可见规定的修谱时限往往是推动家族成员修谱的重要动力。

  二、修谱的程序

  续修家谱首先要取得家族成员的同意,尤其是要获得在家族拥有较高地位的族长、房长和绅士的支持,在获得家族大部分成员的同意后,新一轮的修谱就可以启动了。如同国家、政府重视修正史和方志一样,宗族对于家谱也是极为谨慎和重视的。根据一些家谱材料我们获知,要完成一部家谱的编修,大致要经过如下一些程序。

  1.成立谱局

  确定重新续修家谱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要成立谱局,或者说是家谱修纂委员会。谱局一般由族长主持,也可以由家族中素有文名或退休的高级官员担任,也有少数聘请族外人士主持。如20世纪40年代末修纂的蒋介石家族家谱《武岭蒋氏宗谱》,就是聘请了国民党元老吴稚辉担任纂修总裁。编委会一般由主修(由族长担任)、倡修、编修、监修、协修、校阅等组成。编委会的人数多少主要是看宗族大小而定,一般是在十余人至几百人不等。如《颖川堂义门陈氏族谱》的编委会名单如下:

  倡修:复盛(族长)

    编修:万洲、启祥、复光、复新

    监修:惟松、日湖、福兴、复新

  助修:世标、文照、懋云、日开、范德、进福、学堂等十六人组成。

  此为较小的编委会,较大的编委会如《张氏统宗世谱》编委会。其主修二人,即张宪、张阳辉,同修三十二人,编次二十九人,校对三十八人,誊对二十二人,倡首七十五人,协赞十六人,董治十一人,图绘二人,镌刻十五人,印刷三人,装订三人。总计达二百四十八人! 

  谱局成立后,便开始着手做两件事情,一是筹集修谱经费,一是收集修谱资料。

  2.筹集经费

  编委会即所谓的谱局建成后,接下来就要筹集修谱经费了。经费一般来自族田、祭田及其他族产的收入,除此之外,每个入谱的男丁都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谱银(女子因不上谱,故不必交纳)。如洪秀全家族的广东《洪氏宗谱·簿内条款》规定:“初议每丁存者,除妇人外,不论老幼各出钱贰拾文为锓版用,但卷帙未定,多少不能预拟,且即派多钱必有不愿登谱者。今只拈钱贰文以文三酬各首事搜集之劳,愚领柒毫为油墨纸笔费用,至锓版一事,俟谱定后另作区处”。经费的第三个来源是族中一些有钱人的大笔捐助。如清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一),福建晋江县石壁村玉山林氏修谱时,在台湾淡水经商的族人林正兴,曾“积金满千,公鸠佛银,交入行中,言念宗谱未修,以为修谱之用。又恐不充,自独加捐以补足”。

  3.收集资料

  筹集修谱费用的同时,收集资料的工作也在进行。明清以来,家谱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被称为家族的百科全书,这使得资料收集的工作量很大,加之家谱的权威性使得对资料的准确性要求也很高,更是增加了收集的难度。

  续修家谱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便是原有的旧谱,一般的续修家谱都是在旧谱的基础上参核考证,拾遗补缺,再加上近数十年的资料而修成的。 

  除了原有的旧谱外,修谱资料的重要来源便是日常的积累和向族人征集。一些家族在祠堂内设纪年簿,要求族人必须随时报告家庭情况的变化,如规定族人生子三天命名后即要报告族长,族长负责将名字、出生时日登记在册;族人去世,家人必须在半年内将死者卒期、寿数、葬地等情况报告登记,娶妻则要求将女方生日、娘家情况登记在册;迁居外地也必须向族人报告,并要求注明居住地等情况。有的家族则规定族人要在每年冬至祭祖时将各家一年来的出生及婚、嫁、卒、葬等情况上报族长,作为将来修谱的依据。这一程序称为“上谱”,所书写的内容是日后修谱的底谱,通常称为“墨谱”。有些家族规模较大,则要求各房、各支负责平时家族成员基本情况的登记,每年冬至祭祖时将该年的全年变动情况送入祠堂保管。为了保证修谱资料的准确性,有的家族要求各支派先将自身支派的情况先行编好,然后再进行汇总。还有的家族如曲阜孔氏干脆在修谱前给每个族人发一张情况登记表,让他们自己将三代祖先、年龄、履历情况等登记在表上,以备修谱时参考。

  对于迁居外地的族人的情况,家族在通知他们提供资料的同时还会派人赴当地进行实地调查,编修者往往会在全国各地不辞辛劳地奔波往来,广征资料,以求准确无误。此外,正史、地方志、文集、碑刻、相关的契据文约、族人遗墨等也是修谱资料的重要来源。

  4.开局和出谱

   经费筹集就绪、资料收集齐备后,编委会就进入谱局动手编修,谱学名称称为“开局”。谱中的“凡例”定好后,一般要出榜通告族人,表明本次家谱编修宗旨及基本体例。

  谱稿编好以后,便进入刻写与印刷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监修、校阅要负责审核和校对工作。经历这些程序后,家谱的修纂便大功告成,谱局要再次张榜通知全族成员这一大喜讯。在选定的吉日,全族如过盛大节日,全体出动,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用轿子将修好的新谱迎人祠堂,谱学上称为“出谱”。

  5.拜谱和颁谱

  迎进祠堂的家谱被放入神龛,享受香火供奉。经过一段时间的香火供奉后,便要举行“拜谱”仪式。在又一个选定的吉日,全族的男丁不分老幼,都要沐浴更衣,穿戴一新,汇集到祠堂,依次虔诚地对家谱进行礼拜。这在谱学上称为“拜谱”。

  “拜谱”结束后,由族长主持颁谱仪式,按领谱字号分发家谱,由各房的房长领回收藏。浙江东阳县的大族对家谱十分重视,每当新谱修成以后,族人都要按房、厅顺序及字辈大小,焚香提灯,在宗祠用八抬大轿把新谱迎回厅堂祭拜。

  谱领完后,经济条件较好的宗族,便于当晚举行宴会,所有参加礼拜者,均可按尊卑长幼次序入座就餐。拜谱的当晚及以后的三天甚至一周,一般都会请戏班子来村唱戏,以示助兴,而族人则沉浸在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其欢庆、热闹的程度比过年还盛。

   家谱修成后,家族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庆祝修谱的成功,如据《嵊县志》,当地谱成之后,要酿制祭谱酒。庆祝活动的高潮始于颁谱之后。一般“拜谱”当晚,家族会在祠堂举行喜庆宴会,所有参加拜谱的人都可参加。在此后的数天内,还要请戏班子来演圆谱戏助兴,热闹非凡。近年来的编谱活动中,庆祝仪式的规模较之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谱成之日,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宗亲,数以千百计,云集一地,举行祭祖活动。在颁谱仪式上,当地领导也被邀请出席以壮声望,一时间,台上旌旗飘扬,花团锦簇,台下鼓乐齐鸣,鞭炮震天,舞龙队、舞狮队龙腾狮跃,蔚为壮观。有的家族甚至大排宴席至数十百桌,又是演戏又放电影,喜庆场面远胜于春节等传统节日。

  一些少数民族续修家谱的方法与汉族有所不同。如满族续谱,一般选在龙年或虎年进行,以取“龙腾虎跃”的吉祥之意;也有的家族选在鼠年修谱,因为鼠类繁殖迅速,寓以家族人丁兴旺之意。续谱一般选在农历二月,在选定的吉日,全族男女老少齐聚在家族中专放家谱的“谱房子”或宽敞的大院内,等到族人聚齐以后,族人洗手焚香,然后揭去覆盖在存放家谱的“谱匣子”上的红布,打开谱匣,取出谱单,这称为“请谱”。随后,高悬谱单,让族众瞻拜,这称为“晾谱”。“晾谱”后,族人按辈分分批或按辈分排列同时对谱单行叩拜大礼,称为“拜谱”。礼毕后,族人可以瞻仰或抄录谱单上本支的世系名单。这时,族中文笔最好的“秀才”开始续谱,将已故者的名字涂成黑色,将新增的人丁名用朱砂填上。续谱结束后,族长会向大家宣讲一番敬老爱幼、和睦亲族、扬善抑恶、光大族统等道理,大致相当于汉族家谱中的家训族规。有时,族人或萨满(巫师)还会向族人讲“乌尔奔”(即传说),大多是族源传说、英雄神话、先人业绩等等,相当于家族历史的教育。最后,便是全体族人参加的庆祝宴会。

  在青海河湟地区,还流传着“上家谱”的习俗。与其他地区编修家谱的习惯不同,是当人逝世以后才将亡者的姓名、生卒年月以及事迹写入家谱。其过程是:当死者去世后,丧家将族内的家谱“请”到家中,供奉在堂屋的桌上,桌上点着香烛,并献有茶、酒、净水。如此供奉三天后,丧家请族内长辈及先生盥洗洁净,上炕坐定,孝眷跪在地上,由孝男长子将家谱“请”到炕桌上,行三拜九叩之礼,再送上衬谱绢一条或白布一块、新笔一枝,以及白纸、砚台等。先生打开家谱,根据死者的辈分及生年,确定入谱的页数。随后,由长者介绍死者生平事迹、生卒年月及有关事宜,先生则根据叙述按谱系书写神位、生卒年月、奉祀孝男名次等,并撰写传略,一起缮写于谱上。书写完毕,孝眷叩头致谢。

  当然,这些习俗都只是在个别区域流传,影响较小,而且随着各民族、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家谱纂修的模式也有不断趋同的倾向。如满族的家谱已经分为谱单和谱书两种。谱单是以始祖为根基,包括各支派家族成员的世系。谱单通常写在背面裱以毛边纸的白绫上,也有的直接书写在大张毛边纸上,四周绘以彩画,中间为世系,是具有满族特色的家谱。谱书则是装订成册的书,由谱序、世系表、附记等组成,与汉族的家谱十分相似,显然已经受到汉族家谱的影响。

  (1930年,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孔德成主持大修《孔子世家谱》,他身着古代祭服,率领修谱人员同至家庙和崇圣祠,恭行祭告,然后至诗礼堂,行三跪九叩大礼,众人依次向10岁的孔德成作揖行礼。)

  三、家谱的印刷

  家谱最初是抄本,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到了明代大宗族之间开始出现刊本。刊本与抄本相比较,册数多,所以能被收集到图书馆,甚至外流到国外。因此保存在中国、日本、美国各图书馆的宗谱几乎都是刊本。

  印刷包括镌刻印、活字印(木活印、铅印、铜活印)、石印、油印、影印等。其中最多的是木活印,其次是镌刻印。从日本现存的1252种宗谱来看,木活本为623种,占49.8%;镌刻本为367种,占29.3%。美国现存的1238种宗谱中,木活本为573种,占46.3%;镌刻本为363种,占29.3%。在华北和华南的宗谱中不常见木活本,但在华中,特别是江苏、浙江、安徽的宗谱中却很多。镌刻本通常在华北、华中、华南能够见到,但把石印本改成铅印本,华北和华南比较多,华中地区就比较少。日本现存宗谱中,铅印本为111种,占8.9%,石印本为47种,占3.8%。美国现存宗谱中也有同样的倾向,铅印本为160种,占12.9%;石印本48种,占3.9%;铜活印、油印、影印共计6种,占O.5%;抄本98种,为7.9%。

  木活本之所以占各类家谱的多数,是由于使用木活印在家谱的印刷上有长处。首先,从辈行的关系来看,家谱中使用同一字的情况比较多,所以使用活字比较便利。其次,由于谱师掌握的活字并不丰富,一部分进行印刷,不留存版,避免镌刻印刷后有不规矩的族人从祠堂偷偷运出刻版重刊。

  在明代家谱中就已经出现木活印,清代更加盛行。民国时期,尽管有了更加先进的印刷技术,但木活印并没有衰退。当时主要在天津、北京、济南、上海、广东等地进行木活印刷,因此这些城市附近有实力的家族往往刊印家谱。而离上述城市较远的宗族也有刊印家谱的,这种情况大多是当地驻有族人(官吏、商人),或有支派。如湖南辰州廖氏和云南腾冲李氏在北京,贵州贵阳于氏在天津。

  家谱印刷所需经费视印刷数量、部数、技术、物价而定。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发行的五修木活印本《丹徒姚氏族谱》,印刷了100部,共花经费2066.9元,详细内容为新闻广告、招单、催单费、采访费、印刷、用纸、装订费等。江苏延陵吴氏《古润吴氏重修总谱》是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编制的,印刷了50部,所花经费290余元。原先宗谱的印刷大多是在本族祠堂或义庄进行的,后来也有在都市里设立谱局,监督印刷的,如清宣统三年增修的《吴中叶氏族谱》,就在上海设立谱局,编纂印刷了卷首一卷、本文六十六卷、五十二册的木活本45部。

  四、家谱的收藏

  收藏家谱的特点就可用珍重、妥善、保密六个字来概括。由于家谱的纂修来之不易,又由于家谱有其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地宗族法中几乎都列有“慎重家谱”、“妥密保谱”等条目,要求家谱的保管者对家谱视如珍宝,妥善安全地保护家谱,不得轻易示人。违规者,宗族予以严惩。如明王士晋《宗规》规定:

  谱牒所载,皆宗族祖、父名讳,孝子顺孙,目可得睹,口不可得言。所藏贵密,保守贵久。每岁清明祭祖时,宜各带所编发字号原本,到宗祠会看一遍。祭毕,仍各带回收藏。如有鼠侵油污,磨坏字迹者,族长同族众即在祖宗前重加惩诫,另择贤能子孙收管,登名于簿,以便稽查。或有不肖辈鬻谱卖宗,或誊写原本,瞒众觅利,致使以赝混真,紊乱支派者,不惟得罪族人,抑且得罪祖宗,众共黜之,不许入祠。仍会知呈官,追谱治罪。

又如《续修湖北枝江县孔氏宗谱·族规》规定:

宗谱落成,发掌各户。……嗣议,每年清明节,将所领宗谱一合十贰本,捧至宗祠,呈敬族长、户首,恭对圣祖位前(圣祖指孔子)验明,当即发还。如有漏湿毁坏,着跪宗祠。自顾雕匠,照旧还原,方准负谱归家。倘清明节一年无谱相验,即是没辱祖宗,遗失宗谱。定将家财追赔,决不徇情宽纵。法律严切,则宗谱可以永保长存。即修谱人费尽血心,亦可以昭雪万世。

  再如江西《瑞金高岭刘氏三修族谱·家法》规定: 

  谱禁借抄乱宗,夫谱数十年而必修者.所以防乱宗也。……诚恐有不肖子孙蹈入厚利,借人私抄,即奸徒节外生枝,窜入宗类,似是而非,真伪莫辨,为害不小。如有此类,查实追出原谱,本人立即摈逐,以杜后患。

  保护家谱的措施从家谱的颁发时就已经开始实施。为了明确家谱的保管责任,每部家谱都会被加盖印章,编立字号,这样各房所领的家谱都有自身独特的标志,一旦损毁,责任明确,以此督促领谱人妥善保管家谱。民国《湖梓里丘氏族谱·颁谱志》称:“谱所以明世系、别宗支、杜竞争、绝冒认者也,族人对于兹谱宜如何敬谨保存、郑重爱护乎,使不忘前人之苦心·…一兹谱计共印刷六十三部……每部每本另加盖小印,并详记于此,以便查考,庶各公裔孙开卷而知所保护焉。”有的家族更是责任到人,如民国(《虹山彭氏家谱》在族谱扉页上载明各房领谱者的名单:“族谱系计印刷十二付,兹将各付所交各房负责人开列于后:长房建锵,次房乃兴,三房乃心……”

  领谱以后,收藏者的责任是相当重大的,保持家谱的完好无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适时翻晒维护、确保无虫蛀水浸霉变火灾之害要求等在家规中往往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民国《高邮吴氏宗谱》规定:“领是谱者,宜宝而藏之,毋令霉烂散失。”清《西察院吴氏宗谱》亦规定:“领谱之后,每岁伏天必须亲自检晒,以杜虫伤温腐之弊。”为了及时掌握家谱保存的实际情况,家族每年都要举行“验谱”活动。有的家族每年验谱一次,验谱时间大多定在清明祭祖的时候;也有的家族每年要验谱二次,时间则选在春秋二祭的时候。验谱时,领谱人将家谱带到祠堂,在祖宗的灵位下,由族人会同族中长老验看,如果有保存不善者,则要受到责罚。如有的家族规定:“如有鼠侵油污,磨坏字迹者,族人同族众即在祖宗前重加惩戒,另择贤能子孙收管。”《续修湖北枝江县孔氏宗谱》则对损毁家谱的行为制订了严格而具体的规定“如有漏湿毁坏,着跪宗祠,自顾雕匠,照旧还原,方准负谱归家。倘清明节一年无谱相验,即是没辱祖宗,遗失宗谱,定将家财追赔,决不徇情宽纵。”

  严格的惩戒措施与家谱收藏“所藏贵密,保守贵久”的要求,促使收藏者为妥善保存家谱费尽心机,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收藏高招,有的盛以铁匣,锁以铜锁,藏于密处,有的则干脆装入瓷坛,深埋地下,以确保万无一失。江西、湖南以及浙江余姚附近的家谱中有很多纵35厘米、横27厘米的大册,这就是基于家谱是家宝,不可随意携带的物品的想法。

  在家谱的收藏中,保护家谱的私密性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即便在清代谱禁严厉的时期,也还有家族甘冒奇险,拒不将家谱送官审查,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家谱的外传。之所以禁止家谱外传,虽然明代以来有家谱上寄托有祖宗灵魂故不可外传的说法,但真正的原因是担心外传以后会为冒认宗亲的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对于可能造成家谱外传的行为如遗失家谱、私抄家谱甚至盗卖家谱,各家族都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如《西察院吴氏宗谱》规定:“倘有不肖子孙,婪贿私卖者,捉人公祠祖宗前重责,革出宗祠,永不许复人。”

  有的家族甚至将失落家谱与忤逆不孝、凶暴横行、大逆不道、欺君蠹国、五伦乖戾者同罪,列入续谱不书的范围。不准入祠、入谱,意味着开除出家族,这是家族所能实施的最严厉的处罚。

  为了避免家谱的外传,许多家族在颁发新谱时都规定要将老谱缴回,并当场烧毁,以防他人盗谱,防范之严密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出借家谱便成为极为忌讳的事情,故民间有“黄金犹可借,家谱不可借”之说。即使在今天,还有大量家谱散藏在民间,由于收藏者秘不示人,外人依然无缘得睹真容。

  尽管家谱的外借为家族所禁止,但明清以来,家谱的外借情况始终存在。从家谱的记载中可以发现,许多新兴的家族在创修家谱时,除依据前辈的口传资料外,向同姓家族借阅族谱是常见的做法。这种借阅对联宗统谱的兴起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家族逐渐放弃了禁止家谱外传的做法,转而主动地将新修家谱送到图书馆保存,家谱收藏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新时代。

  五、家谱编修的规则

  家谱的编修,除了要确保内容的准确,还有一些规则是需要遵守的。    

  其一是所谓的“称善而不称恶”。家谱是家族的历史书固然不假,不过却是为了炫耀家族声望、弘扬家族荣誉、提升家族地位而编写的历史书,因此几乎所有的家谱凡例中都规定了“不书”的标准,诸如不道、乱伦、乱宗、绝义、辱先等等,其结果是使得家谱中只见正人君子,没有奸邪小人。有时为了所谓的“称善而不称恶”,家谱也会不惜牺牲世系的准确性。翻看家谱,我们会发现,历史上的大奸大恶之人如秦桧之流,似乎都已经从人间蒸发了,家谱中根本没有他们的名字,仿佛他们从来没有出现过。

     有的家族为了避开不体面的祖先,甚至更换世系,冒认他人为祖。如宋代蔡京、蔡襄都是福建仙游人,本来并不同宗。蔡襄先出仕,累官至端明殿学士,蔡京为了攀附他,尊蔡襄为族兄。蔡京后来位极人臣,然而这位宋徽宗时期的权相却是恶名远扬,与童贯等人并称“六贼”。当时宋京汴梁流传着一首民谣:“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这位“筒”是指大太监童贯,而那位“菜”便是指反复无常、两面三刀、惟利是图的蔡京。蔡京如此大奸大恶,为人所不齿,他的子孙也引以为耻,竞转而冒认蔡襄为祖先。蔡京后人的这种做法,比曹操后人更为极端,连血缘关系也不承认了。

     其二是避讳。避讳是中国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礼记》中就有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之礼。避讳的产生,大约是源于人们为了表示对君王、圣贤或祖先的尊重,或出于对自身无法知晓、无法抗拒的事物的敬畏,不愿直呼其名而采取的变通方法。家谱中的避讳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对人物名字的避讳,一种则是在清朝文字狱盛行期间的谱禁。

     人物名字的避讳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国讳”,也就是对皇帝名字的避讳,这是人物名字避讳中最为严格的一种。如宋仁宗名赵祯,结果老百姓连蒸饭也不可以了,只能说“炊饭”。而宋高宗赵构为了避讳,下令与“构”音近或形近的字都要避,结果需要避讳的竟有50多个字。清代文字狱盛行,避讳更成为性命攸关的事,也超出了正常避讳的限度。雍正四年,江西学政查嗣庭以《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为考题,结果遭人告发,称“维”、“止”二字是将“雍正”去头之意,结果查嗣庭不仅自己送了命,甚至浙江全省也遭到停止乡会试六年的惩罚。

  第二种是“家讳”。“家讳”是对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进行避讳。不仅是自己的父母与祖父母的名字要避讳,与人交往时,对方父母与祖父母的名字也要注意避讳,不然会招致对方的不满。古人对家讳是相当重视的,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圣”美称,一生写了近3000首诗,流传下来的也有1400余首,其中包括不少咏花草的诗,但没有一首涉及海棠花,原因就是他的母亲名海棠。同样的,杜甫的诗中也没有“闲”字,因为这是他父亲的名字。有时避讳还有可能超越父、祖的限制,如孔氏家族在祭祀中不使用鲤鱼,平时也将鲤鱼称为红鱼或福鱼,就是因为孔门第二代叫孔鲤。

  宋代以后,人们对避讳越来越注意,甚至到了可笑的地步。如北宋诗人徐积,由于父亲名石,便终身不使用石器,走路也绝不踏到石头上,有时遇到石桥无法避开,就让人背他过桥,反正他自己的脚是绝不踏到“石”上。又如宋人刘温叟,父亲名岳,于是他一生不听音乐,因为“乐”与“岳”同音;也不登高山,因为“岳”就是高山的意思。有的人因为避讳,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没有一点乐趣。

     第三种是“圣讳”。“圣讳”是对周公、孔子、孟子一类圣人的名字避讳。与“国讳”与“家讳”相比,“圣讳”执行得并不很严格,不同时期的标准并不一致。金代时规定周公、孔子的名字必须回避,清代雍正时则规定要回避孔子、孟子的名字。现在的邱姓最早并不姓邱,而是姓丘。丘是地名,今天的山东l临淄古称营丘,周武王封功臣姜子牙于此,姜子牙的后代中一支因世居营丘,就以地名为姓,遂为丘姓。雍正三年(1725),雍正下诏,规定为避孔子的名讳,丘姓因此全部改为邱姓。许多原本含“丘”字的地名或换名,或改为邱。

       在清代大兴文字狱以前,家谱的避讳主要就是对人物名字避讳,避皇帝讳、避尊者讳。避讳的方法主要有几种:一是缺笔法,也就是在写要避讳的字时故意少写一笔,如《红楼梦》写到林黛玉在写敏时缺最后一笔,就是因为她母亲名敏;一是改字法,也就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替,如为避汉光武帝刘秀的讳,秀才就被改称为茂才;一是空格法,就是在须避讳字的位置用“某”、“讳”或方框代替,或干脆空一字。只是空一字的方法有时较易引起失误,如魏徵编《隋书》时,为避李世民的讳,将“王世充”写成“王充”,不料后人在翻刻时,将“王  充”连书成“王充”,变成了另一位历史人物了。另外,较常用的避讳方法还有改变读音、增加偏旁等。

    然而,随着文字狱的升温,满清政府思想控制的魔爪也终于伸向了家谱这一宋代以来属于纯私人空间的领域,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谱禁。清代的谱禁,大致有两次高潮:一次是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由江西巡抚辅德的上奏引发;一次是在18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乾隆四十三年(1778) 四库全书馆拟定的查办违禁书籍条款颁布,引发各地查禁违碍书籍的风潮,家谱也难逃厄运。清代谱禁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祖先名字有犯“国讳”、“圣讳”的,一律改同音字避讳,这就意味着要为自己的祖先改名字;其二,在追溯祖先时,禁止妄自攀附,尤其禁止攀附古代帝王与圣人为祖先,只能以五世祖或始迁祖为始祖;其三,家谱中禁止出现“世表”、“传赞”之类名目,不准刊载祖先画像。此外,原先用于帝王诸侯而明代以来常用的家谱用词如称始迁为开基,置业为创业,造屋为启宇,复兴为中兴等僭妄之词,一律禁止使用;其四,行文中凡涉及清朝年号必须换行抬头或本行空一格书写,以示尊崇,凡晚明年号则一律删节,以清代年号代替。此外,行文中凡有所谓违碍文字,一律抽改。在谱禁严格的时候,所有新编的家谱都要呈送地方官员审查,经官府审查无误,加盖印章后方可分发,就连孔府家谱也不例外。谱禁期间,大批家谱遭受了删节毁版的厄运,仅辅德在江西境内,就查出所谓始祖荒诞不经者1016姓,这些家谱都受到了删节处理。

 

,

家谱的编修、印刷与收藏

  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件大事,这就是修家谱、建宗祠、修坟墓。修纂家谱是宗族的头等大事,各地宗族都极为重视。许多家族都把修纂家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义务而写进家规,以保证家谱的续修能够相沿不断。如古代浙江东阳县“大姓重门第,崇祀谱”,把家谱视如珍宝。一般每隔三十——四十年,由族长牵头,以族产收入、新丁交纳的谱银为经费,在宗祠内组建谱局,由乡绅志士按世系续旧谱修新谱。新谱修成,族人按房、厅顺序,字辈大小,焚香提灯,在宗祠用八抬大轿把新谱迎回厅堂祭拜。礼仪之盛,无与伦比。

  一、修谱的时间间隔

  为了确保家族世系记载的准确,避免因为相隔时间太久、记忆不清而造成世系的紊乱和成员的漏记、误记,各家族对家谱的续修间隔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定。

  各家族对续修时间的规定各不相同,最为常见的是要求30年一修。之所以规定30年一修,《渤海吴氏族谱》的解释是:“谱法当间世一修,故以三十年为率。盖父子相继为一世,三十年内所当增益者必多,如此则世无失次,人无遗亡,辑而续之无难也。”也就是说,家谱应该隔代续修,而相隔一代也就是30年左右的时间。经过30年的时间,家族人口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进行及时的续修,这样可以避免世系的失序和家族人员的遗漏,而且由于年代相隔还不太远,各种情况都还清楚,续修起来也比较容易。

  还有一种较常见的间隔时间是60年一修,也就是二世一修,规定60年主要是考虑到修纂家谱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过于频繁的修纂对家族的经济压力太大,况且相隔60年,家族发展变迁的情况基本上也还是能够理清的。

  也有的家族规定的间隔时间稍长,如《武进城南张氏家谱》,规定三世一修,也就是90年一修,但这种情况不多。

  当然也有的家族规定的间隔时间较短,如10年一修,20年一修,但如此频繁的修谱实际上很难保证。事实上,30年一修也只是一种要求罢了,由于受到战乱或经济因素的影响,能够按时修谱的家族实际上很少。从存世的家谱看,间隔时间在四五十年至六七十年的较为普遍。不过,对修谱时间的规定并非没有意义,由于逾期不修谱会被人视为不孝,因此一旦超过了家谱规定的续修时间,就会对家族成员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疚感,促使他们尽快修谱。在一些谱序中,常可见到修谱人的这种心态流露,如《文川李氏族谱》的谱序中即称:“原议三十年一修,为时已远,今已过四十余年之久,若不亟为续修,恐岁复一岁,将先人生卒坟墓必致湮没无征,后有作者即欲续而无由续,是举前人数百年之苦心,竟尽堕于此日之颓怠矣。我祖宗在天之灵,能无恫乎!于是在祠经理裔孙……绅耆合议,众咸踊跃乐从。”可见规定的修谱时限往往是推动家族成员修谱的重要动力。

  二、修谱的程序

  续修家谱首先要取得家族成员的同意,尤其是要获得在家族拥有较高地位的族长、房长和绅士的支持,在获得家族大部分成员的同意后,新一轮的修谱就可以启动了。如同国家、政府重视修正史和方志一样,宗族对于家谱也是极为谨慎和重视的。根据一些家谱材料我们获知,要完成一部家谱的编修,大致要经过如下一些程序。

  1.成立谱局

  确定重新续修家谱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要成立谱局,或者说是家谱修纂委员会。谱局一般由族长主持,也可以由家族中素有文名或退休的高级官员担任,也有少数聘请族外人士主持。如20世纪40年代末修纂的蒋介石家族家谱《武岭蒋氏宗谱》,就是聘请了国民党元老吴稚辉担任纂修总裁。编委会一般由主修(由族长担任)、倡修、编修、监修、协修、校阅等组成。编委会的人数多少主要是看宗族大小而定,一般是在十余人至几百人不等。如《颖川堂义门陈氏族谱》的编委会名单如下:

  倡修:复盛(族长)

    编修:万洲、启祥、复光、复新

    监修:惟松、日湖、福兴、复新

  助修:世标、文照、懋云、日开、范德、进福、学堂等十六人组成。

  此为较小的编委会,较大的编委会如《张氏统宗世谱》编委会。其主修二人,即张宪、张阳辉,同修三十二人,编次二十九人,校对三十八人,誊对二十二人,倡首七十五人,协赞十六人,董治十一人,图绘二人,镌刻十五人,印刷三人,装订三人。总计达二百四十八人! 

  谱局成立后,便开始着手做两件事情,一是筹集修谱经费,一是收集修谱资料。

  2.筹集经费

  编委会即所谓的谱局建成后,接下来就要筹集修谱经费了。经费一般来自族田、祭田及其他族产的收入,除此之外,每个入谱的男丁都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谱银(女子因不上谱,故不必交纳)。如洪秀全家族的广东《洪氏宗谱·簿内条款》规定:“初议每丁存者,除妇人外,不论老幼各出钱贰拾文为锓版用,但卷帙未定,多少不能预拟,且即派多钱必有不愿登谱者。今只拈钱贰文以文三酬各首事搜集之劳,愚领柒毫为油墨纸笔费用,至锓版一事,俟谱定后另作区处”。经费的第三个来源是族中一些有钱人的大笔捐助。如清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一),福建晋江县石壁村玉山林氏修谱时,在台湾淡水经商的族人林正兴,曾“积金满千,公鸠佛银,交入行中,言念宗谱未修,以为修谱之用。又恐不充,自独加捐以补足”。

  3.收集资料

  筹集修谱费用的同时,收集资料的工作也在进行。明清以来,家谱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被称为家族的百科全书,这使得资料收集的工作量很大,加之家谱的权威性使得对资料的准确性要求也很高,更是增加了收集的难度。

  续修家谱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便是原有的旧谱,一般的续修家谱都是在旧谱的基础上参核考证,拾遗补缺,再加上近数十年的资料而修成的。 

  除了原有的旧谱外,修谱资料的重要来源便是日常的积累和向族人征集。一些家族在祠堂内设纪年簿,要求族人必须随时报告家庭情况的变化,如规定族人生子三天命名后即要报告族长,族长负责将名字、出生时日登记在册;族人去世,家人必须在半年内将死者卒期、寿数、葬地等情况报告登记,娶妻则要求将女方生日、娘家情况登记在册;迁居外地也必须向族人报告,并要求注明居住地等情况。有的家族则规定族人要在每年冬至祭祖时将各家一年来的出生及婚、嫁、卒、葬等情况上报族长,作为将来修谱的依据。这一程序称为“上谱”,所书写的内容是日后修谱的底谱,通常称为“墨谱”。有些家族规模较大,则要求各房、各支负责平时家族成员基本情况的登记,每年冬至祭祖时将该年的全年变动情况送入祠堂保管。为了保证修谱资料的准确性,有的家族要求各支派先将自身支派的情况先行编好,然后再进行汇总。还有的家族如曲阜孔氏干脆在修谱前给每个族人发一张情况登记表,让他们自己将三代祖先、年龄、履历情况等登记在表上,以备修谱时参考。

  对于迁居外地的族人的情况,家族在通知他们提供资料的同时还会派人赴当地进行实地调查,编修者往往会在全国各地不辞辛劳地奔波往来,广征资料,以求准确无误。此外,正史、地方志、文集、碑刻、相关的契据文约、族人遗墨等也是修谱资料的重要来源。

  4.开局和出谱

   经费筹集就绪、资料收集齐备后,编委会就进入谱局动手编修,谱学名称称为“开局”。谱中的“凡例”定好后,一般要出榜通告族人,表明本次家谱编修宗旨及基本体例。

  谱稿编好以后,便进入刻写与印刷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监修、校阅要负责审核和校对工作。经历这些程序后,家谱的修纂便大功告成,谱局要再次张榜通知全族成员这一大喜讯。在选定的吉日,全族如过盛大节日,全体出动,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用轿子将修好的新谱迎人祠堂,谱学上称为“出谱”。

  5.拜谱和颁谱

  迎进祠堂的家谱被放入神龛,享受香火供奉。经过一段时间的香火供奉后,便要举行“拜谱”仪式。在又一个选定的吉日,全族的男丁不分老幼,都要沐浴更衣,穿戴一新,汇集到祠堂,依次虔诚地对家谱进行礼拜。这在谱学上称为“拜谱”。

  “拜谱”结束后,由族长主持颁谱仪式,按领谱字号分发家谱,由各房的房长领回收藏。浙江东阳县的大族对家谱十分重视,每当新谱修成以后,族人都要按房、厅顺序及字辈大小,焚香提灯,在宗祠用八抬大轿把新谱迎回厅堂祭拜。

  谱领完后,经济条件较好的宗族,便于当晚举行宴会,所有参加礼拜者,均可按尊卑长幼次序入座就餐。拜谱的当晚及以后的三天甚至一周,一般都会请戏班子来村唱戏,以示助兴,而族人则沉浸在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其欢庆、热闹的程度比过年还盛。

   家谱修成后,家族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庆祝修谱的成功,如据《嵊县志》,当地谱成之后,要酿制祭谱酒。庆祝活动的高潮始于颁谱之后。一般“拜谱”当晚,家族会在祠堂举行喜庆宴会,所有参加拜谱的人都可参加。在此后的数天内,还要请戏班子来演圆谱戏助兴,热闹非凡。近年来的编谱活动中,庆祝仪式的规模较之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谱成之日,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宗亲,数以千百计,云集一地,举行祭祖活动。在颁谱仪式上,当地领导也被邀请出席以壮声望,一时间,台上旌旗飘扬,花团锦簇,台下鼓乐齐鸣,鞭炮震天,舞龙队、舞狮队龙腾狮跃,蔚为壮观。有的家族甚至大排宴席至数十百桌,又是演戏又放电影,喜庆场面远胜于春节等传统节日。

  一些少数民族续修家谱的方法与汉族有所不同。如满族续谱,一般选在龙年或虎年进行,以取“龙腾虎跃”的吉祥之意;也有的家族选在鼠年修谱,因为鼠类繁殖迅速,寓以家族人丁兴旺之意。续谱一般选在农历二月,在选定的吉日,全族男女老少齐聚在家族中专放家谱的“谱房子”或宽敞的大院内,等到族人聚齐以后,族人洗手焚香,然后揭去覆盖在存放家谱的“谱匣子”上的红布,打开谱匣,取出谱单,这称为“请谱”。随后,高悬谱单,让族众瞻拜,这称为“晾谱”。“晾谱”后,族人按辈分分批或按辈分排列同时对谱单行叩拜大礼,称为“拜谱”。礼毕后,族人可以瞻仰或抄录谱单上本支的世系名单。这时,族中文笔最好的“秀才”开始续谱,将已故者的名字涂成黑色,将新增的人丁名用朱砂填上。续谱结束后,族长会向大家宣讲一番敬老爱幼、和睦亲族、扬善抑恶、光大族统等道理,大致相当于汉族家谱中的家训族规。有时,族人或萨满(巫师)还会向族人讲“乌尔奔”(即传说),大多是族源传说、英雄神话、先人业绩等等,相当于家族历史的教育。最后,便是全体族人参加的庆祝宴会。

  在青海河湟地区,还流传着“上家谱”的习俗。与其他地区编修家谱的习惯不同,是当人逝世以后才将亡者的姓名、生卒年月以及事迹写入家谱。其过程是:当死者去世后,丧家将族内的家谱“请”到家中,供奉在堂屋的桌上,桌上点着香烛,并献有茶、酒、净水。如此供奉三天后,丧家请族内长辈及先生盥洗洁净,上炕坐定,孝眷跪在地上,由孝男长子将家谱“请”到炕桌上,行三拜九叩之礼,再送上衬谱绢一条或白布一块、新笔一枝,以及白纸、砚台等。先生打开家谱,根据死者的辈分及生年,确定入谱的页数。随后,由长者介绍死者生平事迹、生卒年月及有关事宜,先生则根据叙述按谱系书写神位、生卒年月、奉祀孝男名次等,并撰写传略,一起缮写于谱上。书写完毕,孝眷叩头致谢。

  当然,这些习俗都只是在个别区域流传,影响较小,而且随着各民族、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家谱纂修的模式也有不断趋同的倾向。如满族的家谱已经分为谱单和谱书两种。谱单是以始祖为根基,包括各支派家族成员的世系。谱单通常写在背面裱以毛边纸的白绫上,也有的直接书写在大张毛边纸上,四周绘以彩画,中间为世系,是具有满族特色的家谱。谱书则是装订成册的书,由谱序、世系表、附记等组成,与汉族的家谱十分相似,显然已经受到汉族家谱的影响。

  (1930年,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孔德成主持大修《孔子世家谱》,他身着古代祭服,率领修谱人员同至家庙和崇圣祠,恭行祭告,然后至诗礼堂,行三跪九叩大礼,众人依次向10岁的孔德成作揖行礼。)

  三、家谱的印刷

  家谱最初是抄本,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到了明代大宗族之间开始出现刊本。刊本与抄本相比较,册数多,所以能被收集到图书馆,甚至外流到国外。因此保存在中国、日本、美国各图书馆的宗谱几乎都是刊本。

  印刷包括镌刻印、活字印(木活印、铅印、铜活印)、石印、油印、影印等。其中最多的是木活印,其次是镌刻印。从日本现存的1252种宗谱来看,木活本为623种,占49.8%;镌刻本为367种,占29.3%。美国现存的1238种宗谱中,木活本为573种,占46.3%;镌刻本为363种,占29.3%。在华北和华南的宗谱中不常见木活本,但在华中,特别是江苏、浙江、安徽的宗谱中却很多。镌刻本通常在华北、华中、华南能够见到,但把石印本改成铅印本,华北和华南比较多,华中地区就比较少。日本现存宗谱中,铅印本为111种,占8.9%,石印本为47种,占3.8%。美国现存宗谱中也有同样的倾向,铅印本为160种,占12.9%;石印本48种,占3.9%;铜活印、油印、影印共计6种,占O.5%;抄本98种,为7.9%。

  木活本之所以占各类家谱的多数,是由于使用木活印在家谱的印刷上有长处。首先,从辈行的关系来看,家谱中使用同一字的情况比较多,所以使用活字比较便利。其次,由于谱师掌握的活字并不丰富,一部分进行印刷,不留存版,避免镌刻印刷后有不规矩的族人从祠堂偷偷运出刻版重刊。

  在明代家谱中就已经出现木活印,清代更加盛行。民国时期,尽管有了更加先进的印刷技术,但木活印并没有衰退。当时主要在天津、北京、济南、上海、广东等地进行木活印刷,因此这些城市附近有实力的家族往往刊印家谱。而离上述城市较远的宗族也有刊印家谱的,这种情况大多是当地驻有族人(官吏、商人),或有支派。如湖南辰州廖氏和云南腾冲李氏在北京,贵州贵阳于氏在天津。

  家谱印刷所需经费视印刷数量、部数、技术、物价而定。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发行的五修木活印本《丹徒姚氏族谱》,印刷了100部,共花经费2066.9元,详细内容为新闻广告、招单、催单费、采访费、印刷、用纸、装订费等。江苏延陵吴氏《古润吴氏重修总谱》是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编制的,印刷了50部,所花经费290余元。原先宗谱的印刷大多是在本族祠堂或义庄进行的,后来也有在都市里设立谱局,监督印刷的,如清宣统三年增修的《吴中叶氏族谱》,就在上海设立谱局,编纂印刷了卷首一卷、本文六十六卷、五十二册的木活本45部。

  四、家谱的收藏

  收藏家谱的特点就可用珍重、妥善、保密六个字来概括。由于家谱的纂修来之不易,又由于家谱有其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地宗族法中几乎都列有“慎重家谱”、“妥密保谱”等条目,要求家谱的保管者对家谱视如珍宝,妥善安全地保护家谱,不得轻易示人。违规者,宗族予以严惩。如明王士晋《宗规》规定:

  谱牒所载,皆宗族祖、父名讳,孝子顺孙,目可得睹,口不可得言。所藏贵密,保守贵久。每岁清明祭祖时,宜各带所编发字号原本,到宗祠会看一遍。祭毕,仍各带回收藏。如有鼠侵油污,磨坏字迹者,族长同族众即在祖宗前重加惩诫,另择贤能子孙收管,登名于簿,以便稽查。或有不肖辈鬻谱卖宗,或誊写原本,瞒众觅利,致使以赝混真,紊乱支派者,不惟得罪族人,抑且得罪祖宗,众共黜之,不许入祠。仍会知呈官,追谱治罪。

又如《续修湖北枝江县孔氏宗谱·族规》规定:

宗谱落成,发掌各户。……嗣议,每年清明节,将所领宗谱一合十贰本,捧至宗祠,呈敬族长、户首,恭对圣祖位前(圣祖指孔子)验明,当即发还。如有漏湿毁坏,着跪宗祠。自顾雕匠,照旧还原,方准负谱归家。倘清明节一年无谱相验,即是没辱祖宗,遗失宗谱。定将家财追赔,决不徇情宽纵。法律严切,则宗谱可以永保长存。即修谱人费尽血心,亦可以昭雪万世。

  再如江西《瑞金高岭刘氏三修族谱·家法》规定: 

  谱禁借抄乱宗,夫谱数十年而必修者.所以防乱宗也。……诚恐有不肖子孙蹈入厚利,借人私抄,即奸徒节外生枝,窜入宗类,似是而非,真伪莫辨,为害不小。如有此类,查实追出原谱,本人立即摈逐,以杜后患。

  保护家谱的措施从家谱的颁发时就已经开始实施。为了明确家谱的保管责任,每部家谱都会被加盖印章,编立字号,这样各房所领的家谱都有自身独特的标志,一旦损毁,责任明确,以此督促领谱人妥善保管家谱。民国《湖梓里丘氏族谱·颁谱志》称:“谱所以明世系、别宗支、杜竞争、绝冒认者也,族人对于兹谱宜如何敬谨保存、郑重爱护乎,使不忘前人之苦心·…一兹谱计共印刷六十三部……每部每本另加盖小印,并详记于此,以便查考,庶各公裔孙开卷而知所保护焉。”有的家族更是责任到人,如民国(《虹山彭氏家谱》在族谱扉页上载明各房领谱者的名单:“族谱系计印刷十二付,兹将各付所交各房负责人开列于后:长房建锵,次房乃兴,三房乃心……”

  领谱以后,收藏者的责任是相当重大的,保持家谱的完好无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适时翻晒维护、确保无虫蛀水浸霉变火灾之害要求等在家规中往往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民国《高邮吴氏宗谱》规定:“领是谱者,宜宝而藏之,毋令霉烂散失。”清《西察院吴氏宗谱》亦规定:“领谱之后,每岁伏天必须亲自检晒,以杜虫伤温腐之弊。”为了及时掌握家谱保存的实际情况,家族每年都要举行“验谱”活动。有的家族每年验谱一次,验谱时间大多定在清明祭祖的时候;也有的家族每年要验谱二次,时间则选在春秋二祭的时候。验谱时,领谱人将家谱带到祠堂,在祖宗的灵位下,由族人会同族中长老验看,如果有保存不善者,则要受到责罚。如有的家族规定:“如有鼠侵油污,磨坏字迹者,族人同族众即在祖宗前重加惩戒,另择贤能子孙收管。”《续修湖北枝江县孔氏宗谱》则对损毁家谱的行为制订了严格而具体的规定“如有漏湿毁坏,着跪宗祠,自顾雕匠,照旧还原,方准负谱归家。倘清明节一年无谱相验,即是没辱祖宗,遗失宗谱,定将家财追赔,决不徇情宽纵。”

  严格的惩戒措施与家谱收藏“所藏贵密,保守贵久”的要求,促使收藏者为妥善保存家谱费尽心机,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收藏高招,有的盛以铁匣,锁以铜锁,藏于密处,有的则干脆装入瓷坛,深埋地下,以确保万无一失。江西、湖南以及浙江余姚附近的家谱中有很多纵35厘米、横27厘米的大册,这就是基于家谱是家宝,不可随意携带的物品的想法。

  在家谱的收藏中,保护家谱的私密性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即便在清代谱禁严厉的时期,也还有家族甘冒奇险,拒不将家谱送官审查,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家谱的外传。之所以禁止家谱外传,虽然明代以来有家谱上寄托有祖宗灵魂故不可外传的说法,但真正的原因是担心外传以后会为冒认宗亲的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对于可能造成家谱外传的行为如遗失家谱、私抄家谱甚至盗卖家谱,各家族都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如《西察院吴氏宗谱》规定:“倘有不肖子孙,婪贿私卖者,捉人公祠祖宗前重责,革出宗祠,永不许复人。”

  有的家族甚至将失落家谱与忤逆不孝、凶暴横行、大逆不道、欺君蠹国、五伦乖戾者同罪,列入续谱不书的范围。不准入祠、入谱,意味着开除出家族,这是家族所能实施的最严厉的处罚。

  为了避免家谱的外传,许多家族在颁发新谱时都规定要将老谱缴回,并当场烧毁,以防他人盗谱,防范之严密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出借家谱便成为极为忌讳的事情,故民间有“黄金犹可借,家谱不可借”之说。即使在今天,还有大量家谱散藏在民间,由于收藏者秘不示人,外人依然无缘得睹真容。

  尽管家谱的外借为家族所禁止,但明清以来,家谱的外借情况始终存在。从家谱的记载中可以发现,许多新兴的家族在创修家谱时,除依据前辈的口传资料外,向同姓家族借阅族谱是常见的做法。这种借阅对联宗统谱的兴起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家族逐渐放弃了禁止家谱外传的做法,转而主动地将新修家谱送到图书馆保存,家谱收藏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新时代。

  五、家谱编修的规则

  家谱的编修,除了要确保内容的准确,还有一些规则是需要遵守的。    

  其一是所谓的“称善而不称恶”。家谱是家族的历史书固然不假,不过却是为了炫耀家族声望、弘扬家族荣誉、提升家族地位而编写的历史书,因此几乎所有的家谱凡例中都规定了“不书”的标准,诸如不道、乱伦、乱宗、绝义、辱先等等,其结果是使得家谱中只见正人君子,没有奸邪小人。有时为了所谓的“称善而不称恶”,家谱也会不惜牺牲世系的准确性。翻看家谱,我们会发现,历史上的大奸大恶之人如秦桧之流,似乎都已经从人间蒸发了,家谱中根本没有他们的名字,仿佛他们从来没有出现过。

     有的家族为了避开不体面的祖先,甚至更换世系,冒认他人为祖。如宋代蔡京、蔡襄都是福建仙游人,本来并不同宗。蔡襄先出仕,累官至端明殿学士,蔡京为了攀附他,尊蔡襄为族兄。蔡京后来位极人臣,然而这位宋徽宗时期的权相却是恶名远扬,与童贯等人并称“六贼”。当时宋京汴梁流传着一首民谣:“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这位“筒”是指大太监童贯,而那位“菜”便是指反复无常、两面三刀、惟利是图的蔡京。蔡京如此大奸大恶,为人所不齿,他的子孙也引以为耻,竞转而冒认蔡襄为祖先。蔡京后人的这种做法,比曹操后人更为极端,连血缘关系也不承认了。

     其二是避讳。避讳是中国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礼记》中就有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之礼。避讳的产生,大约是源于人们为了表示对君王、圣贤或祖先的尊重,或出于对自身无法知晓、无法抗拒的事物的敬畏,不愿直呼其名而采取的变通方法。家谱中的避讳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对人物名字的避讳,一种则是在清朝文字狱盛行期间的谱禁。

     人物名字的避讳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国讳”,也就是对皇帝名字的避讳,这是人物名字避讳中最为严格的一种。如宋仁宗名赵祯,结果老百姓连蒸饭也不可以了,只能说“炊饭”。而宋高宗赵构为了避讳,下令与“构”音近或形近的字都要避,结果需要避讳的竟有50多个字。清代文字狱盛行,避讳更成为性命攸关的事,也超出了正常避讳的限度。雍正四年,江西学政查嗣庭以《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为考题,结果遭人告发,称“维”、“止”二字是将“雍正”去头之意,结果查嗣庭不仅自己送了命,甚至浙江全省也遭到停止乡会试六年的惩罚。

  第二种是“家讳”。“家讳”是对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进行避讳。不仅是自己的父母与祖父母的名字要避讳,与人交往时,对方父母与祖父母的名字也要注意避讳,不然会招致对方的不满。古人对家讳是相当重视的,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圣”美称,一生写了近3000首诗,流传下来的也有1400余首,其中包括不少咏花草的诗,但没有一首涉及海棠花,原因就是他的母亲名海棠。同样的,杜甫的诗中也没有“闲”字,因为这是他父亲的名字。有时避讳还有可能超越父、祖的限制,如孔氏家族在祭祀中不使用鲤鱼,平时也将鲤鱼称为红鱼或福鱼,就是因为孔门第二代叫孔鲤。

  宋代以后,人们对避讳越来越注意,甚至到了可笑的地步。如北宋诗人徐积,由于父亲名石,便终身不使用石器,走路也绝不踏到石头上,有时遇到石桥无法避开,就让人背他过桥,反正他自己的脚是绝不踏到“石”上。又如宋人刘温叟,父亲名岳,于是他一生不听音乐,因为“乐”与“岳”同音;也不登高山,因为“岳”就是高山的意思。有的人因为避讳,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没有一点乐趣。

     第三种是“圣讳”。“圣讳”是对周公、孔子、孟子一类圣人的名字避讳。与“国讳”与“家讳”相比,“圣讳”执行得并不很严格,不同时期的标准并不一致。金代时规定周公、孔子的名字必须回避,清代雍正时则规定要回避孔子、孟子的名字。现在的邱姓最早并不姓邱,而是姓丘。丘是地名,今天的山东l临淄古称营丘,周武王封功臣姜子牙于此,姜子牙的后代中一支因世居营丘,就以地名为姓,遂为丘姓。雍正三年(1725),雍正下诏,规定为避孔子的名讳,丘姓因此全部改为邱姓。许多原本含“丘”字的地名或换名,或改为邱。

       在清代大兴文字狱以前,家谱的避讳主要就是对人物名字避讳,避皇帝讳、避尊者讳。避讳的方法主要有几种:一是缺笔法,也就是在写要避讳的字时故意少写一笔,如《红楼梦》写到林黛玉在写敏时缺最后一笔,就是因为她母亲名敏;一是改字法,也就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替,如为避汉光武帝刘秀的讳,秀才就被改称为茂才;一是空格法,就是在须避讳字的位置用“某”、“讳”或方框代替,或干脆空一字。只是空一字的方法有时较易引起失误,如魏徵编《隋书》时,为避李世民的讳,将“王世充”写成“王充”,不料后人在翻刻时,将“王  充”连书成“王充”,变成了另一位历史人物了。另外,较常用的避讳方法还有改变读音、增加偏旁等。

    然而,随着文字狱的升温,满清政府思想控制的魔爪也终于伸向了家谱这一宋代以来属于纯私人空间的领域,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谱禁。清代的谱禁,大致有两次高潮:一次是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由江西巡抚辅德的上奏引发;一次是在18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乾隆四十三年(1778) 四库全书馆拟定的查办违禁书籍条款颁布,引发各地查禁违碍书籍的风潮,家谱也难逃厄运。清代谱禁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祖先名字有犯“国讳”、“圣讳”的,一律改同音字避讳,这就意味着要为自己的祖先改名字;其二,在追溯祖先时,禁止妄自攀附,尤其禁止攀附古代帝王与圣人为祖先,只能以五世祖或始迁祖为始祖;其三,家谱中禁止出现“世表”、“传赞”之类名目,不准刊载祖先画像。此外,原先用于帝王诸侯而明代以来常用的家谱用词如称始迁为开基,置业为创业,造屋为启宇,复兴为中兴等僭妄之词,一律禁止使用;其四,行文中凡涉及清朝年号必须换行抬头或本行空一格书写,以示尊崇,凡晚明年号则一律删节,以清代年号代替。此外,行文中凡有所谓违碍文字,一律抽改。在谱禁严格的时候,所有新编的家谱都要呈送地方官员审查,经官府审查无误,加盖印章后方可分发,就连孔府家谱也不例外。谱禁期间,大批家谱遭受了删节毁版的厄运,仅辅德在江西境内,就查出所谓始祖荒诞不经者1016姓,这些家谱都受到了删节处理。

 


分享按钮>>省党校市厅局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考察本香集团
>>【敖氏家谱源流】入蜀始祖敖桂高后裔迁途表